子桐识字前的教育状态 

虽然亲子阅读六年,却没有达到“书读的多了自然就认识字了”的水平,五岁半之前属于目不识丁型,仅仅
认识“王子桐”三个字。(因为是自己的名字)

四岁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指读敏感期,看见绘本封皮就一个一个的指,让妈妈对照说书名,因为妈妈的不想早
识字,所以除了读书名,并没有深入教授,而子桐表现更好玩的是当时所有读的书名都能自己读下来。(实
际上是一个不差的背下来的。)

五岁半到六岁之间,有意无意的看过三十次左右的《悟空识字》免费版(妈妈并没有跟着看),然后认识了
30个左右的汉字,基本上是三、山、水、大、田、云之类的,因为后面要收费,所以一直没交。

六岁整妈妈有意识做学前规划,无奈师训太忙,耽搁了,一直拖到现在,总体水平仍然为1和3这两个状态的
总和。
为什么要进行“突击”识字?

虽然反对过早识字,影响孩子亲子阅读过程当中对画面的关注,但是我并不拒绝学前学一些识
字,让孩子入
学时能在心态上轻松一些,有助于他的轻松入学。

如果所有孩子都不学,那么我宁可上了一年级在学,可是大部分孩子是学的,所以我就突击一下,让孩子有
个准备。

对子桐的能力而言,她完全可以轻松并且有趣味性的达到目标,所以谈不上压力。

识一些字,上了一年级,数学读题帮助很大,不至于产生太大的理解偏差。
选用的教材是什么? 

《四五快读》全七册彩图版都买了,给大家做个参考。

《悟空识字》有打算继续交钱看看,也不贵,但是还没有实施。
生活中逐步融入识字引起兴趣。
用绘本名字和低幼绘本作为兴趣指读的引入。
自我告诫要注意的地方? 
如何克服遗忘?
有朋友的孩子中班就开始到外面的识字班进行识字,半年学了四百多个,很有成效,可是下学期没去,半年后又全都忘记了。为啥遗忘率这么高呢,那是因为孩子仅仅是记忆,图像的记忆,而没有真正内化。
咋内化呢?
一是学的时候就要结合词汇,例如亮,月亮的亮,亮光的亮,亮晶晶的亮,口头介绍词汇,这个子桐很在行,因为六年亲子阅读,那词海量了。
还有个好处,上了一年级,组词是很关键的一项,会写字,会拼音,不代表组词就好,会组课文的词不代表会组课外的词,所以这是一项练习,现在识字的时候就正好把这部分的口头训练加上。如果妈妈有心,把一年级的融会贯通一下,现在就用上那最好,不过我觉得必要性不大,也没有精力,所以不打算费那事。
二是,这汉字得象形,例如哭,一下子就记住了,眼泪啊,这点《四五快读》上每个字都有介绍,我觉得父母觉得怎么合适怎么来,因为孩子生活接触的不一样,要是没思路再看他那个,不过不要照本宣科,有的用不上。
三是,这字还得放在词汇和句子中才产生意义,所以用儿歌,短小的故事去做练习最合适不过了,有一些绘本当中,字少的图大的也可以当做识字资料来用。
这点是后话了,子桐这刚开始还用不上这些,不过马上就能用到了,所以可以准备着。
如何克服枯燥性?
咋说这也没有其他的好玩吧,孩子一开始都兴奋,能读出词汇来了,句子来了,那高兴的就甭提了,可是之后的兴趣保持很关键。
几个方式准备使用的:玩游戏,玩文字游戏,可以用后面的小卡片玩跳跳跳、谁丢失了、背对背等游戏;很多卡片玩组词游戏,能组词的放到一起,组不上的留着。。。 可以利用姐姐玩过家家,让姐姐当家长教授识字,组织二人玩此类游戏,子桐大了,可以利用评分表,“光荣榜”之类的,画个大表,把每天的成效记下来,表扬。
几不原则?
坚决不强迫,跟着她的兴趣走,学到哪算哪,但是我会引导,尽量按照我的目标来完成。
坚决不考试,所有以游戏复习为主,不让孩子看出来是检测。
坚决不因为识字而放弃亲子阅读。
宏观目标达到即可,细微差距可以忽略。
还有的人提出,孩子识字过多,等上了小学练习拼音的时候就直接读汉字,不练习拼读了,这个没办法,有利也有弊,顺势引导好了。
趣事记录


一开始子桐特别感兴趣,因为年龄大了,所以根本不用解释啥象形不象形的,说一遍就记住了,但是三四
课就不行了,“有”这样的非实义词开始有困难,有一次“我”读成“自己”,因为告诉他的时候
说“我”就是“自己”的意思!

慢慢的自己就知道象形了,看见“月”就和妈妈说,你看这个像不像月亮啊?
子桐会读的第一句话:我有好爸爸!

还有刚开始的时候
分明就是一个字,她非要说成两个字,如看见“眉”就说“眼皮”我说不对,接着说“眼
毛”额的神呢!

喜欢玩游戏,尤其喜欢和爸爸一起玩识字比赛,妈妈说,和爸爸比赛读卡片,然后一堆卡片放在那里组词。
对于组词,子桐还不是很清楚,所以让我笑的不行啊,例如下面的“人哭”!
一点识字过程中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温故而知新,不要赶进度,经常性的复习一下,每天新字之前要复习旧的,三四天来次总复习,
识字的复习
作用很大,把字来内化,来理解行记忆很重要。

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我们基本一周两三次,每次10-15分钟。
在练习读句子的时候有标号1.2...子桐习惯非常好,没有经过妈妈提示就将标号自己读出来了,非常完整。
对于抽象、虚词等根本不需要解释太多,孩子年龄到了就顺气自然了,不过基本按照单纯性记忆来进行。

孩子自己读句子很有成就感。

有时候还是要诱导孩子,如果三个以下不会,那么就直接读故事,如果四个以上不会,就要进行一课再读
故事,孩子还当真呢,虽然连蒙带骗的有四五个不熟悉,还是算她过关了。

六七课之后子桐开始有意无意的看见标识牌,或者书里的某段文字,主动找自己认识的字,这样就完全避免
了单纯识字造成的遗忘。
目前状态:大约识字100个。
计划状态:上学前完成识字300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