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娜子桐妈
安娜子桐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25
  • 关注人气:9,0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2013-07-09 10:13:37)
标签:

中文绘本精读

育儿

分类: 桐书天地中文绘本专辑
                  中文绘本精读《再见了艾玛奶奶》

                                  文/图  安娜

   昨晚和子桐读书《自然科学启蒙》当中的《小鸡是怎么来的》突然激发起我们的回忆,于是开始在电脑上看子桐出生时的照片,孩子们对“生”“生命的起源”是有 着极大的兴趣的,也是孩子在历经出生敏感期时所格外关注的问题,到底我是从哪里来的?世间万物的生命起源?同样的道理,孩子们对“死”“生命的终结  ”也有着神秘的探索,求知的欲望,但是“死亡”不像“出生”那么欣喜,所以孩子们有探索的欲望,同时又有着恐惧,在孩子幼儿阶段如何向孩子讲述死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子桐的爷爷很早就去世后了,这个情感丰富的孩子每次提到都泪流满面,有时候让我们大人都很困惑,看着电视突然说,我没有爷爷了,我好伤心啊!也许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对孩子来讲,死就是“没有了,再也见不到了!”最为恐惧的说法就是“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们的“天”就是爸爸和妈妈!


    人为什么会死?死很疼吗?人很老了,头发白了,就会死吗?为什么小孩也会死?姥姥姥爷什么时候死?妈妈,我不想死。。。这些都是子桐稚嫩可爱的想法,有时候却能震撼我们成人的心灵。


     所以有很多绘本震撼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成人,因为有了更多的生活体验和感知,所以我们比孩子更能被打动,被催泪,而本书《再见了,艾玛奶奶》就是一本让每个成人和孩子震撼的书。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大塚敦子,以极其写实的黑白摄影风格从艾玛奶奶爱猫思达的角度记录了奶奶生命最后一年的历程。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同走进《再见了,艾玛奶奶》,与其说精读,不如说是我们一同来感受。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如果大家和我一同轻轻的吟诵GoodbyeGrandmaErma,是不是伤感突然萦绕胸怀了呢。。。

   看看封皮,一个卧在床上的老人,手里举着一只猫,似乎在轻轻诉说着什么。。。

   人老了都喜欢养宠物,其实不是养宠物,而是“伴侣”,精神上的伴侣。

   每次当子桐和姐姐放学还没回来的时候,我父母都觉得异常无聊,盼啊盼啊,可是一旦回来了,闹的家里一片狼藉,又让父母经常疼爱的叨叨,快上学去吧!

   所以人老了,需要个“伴”,不管是伴侣,还是孩子,亦或是孙子,小猫。。。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作者介绍这一页,用的是灰色的底和白色的字,不也代表者对生命逝去的尊重吗?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我叫思达,8岁,是一只混血公猫。两岁那你那,艾玛奶奶把我带回了家。

有一年,夏天快过去的时候,医生告诉艾玛奶奶,她生病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但是,在奶奶离开这个世界前,我们度过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我和艾玛奶奶一起度过的最后一年。

 

落寂,不知道猫是不是和人一样也有类似的情感。

当被医生宣告自己生命的即将终结,我想不管多大年龄的人都是无法淡定的吧,人生如梦,可是人生有好多不忍割舍的东西,比如亲人。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奶奶的家,在美国西北海岸一个叫伯恩的小镇上。

院子的四周,环绕着梅林的森林,小鹿常常来这里玩耍。

 

我爷爷在我小时候常常给我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我们一群孙子孙女就坐在膝前安静的听啊听。

大自然是所有老人对童年的一种回忆。向往,安静,纯净。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12年前,艾玛奶奶的丈夫去世了,从那以后,她就和女儿帕特,女婿艾德以及外孙布莱安一起生活。

但时时陪伴奶奶左右的,是我。

 

看看一家四口的照片,这叫一家三代,没有体会过一家三代同住的家庭其实是不完美 的,真的。看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但是不管是如何合格的子女,都不可能整天陪伴着老人,因为人要生存,要生活,这就是无奈,所以始终是思达,那 只猫一只陪伴着奶奶。看他们的姿势,有没有老朋友相依为命的感觉呢?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一天,   医生告诉艾玛奶奶, 她得了一种叫做“多发性骨髓瘤”的血癌。

由于癌细胞干扰了造血机能,因此病人会感到疲倦,呼吸困难,还容易大出血。

奶奶让家人查一查,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她自己也详细的询问了医生,知道自己的病已经不可能治好了。

“我的生命可能只剩下一年了,看样子,该做一些准备了。”奶奶说。

 

癌,这个字样,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不知道为什么,在汉字象形的意义上,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字别扭,恐怖。子桐对艾玛奶奶的这个病一直没搞清楚,仅仅从字面上知道是癌症,一种很严重的病,治不好的病。

看此时艾玛奶奶的神态,没有一个人得知自己生命即将终结时不会害怕,这种害怕不是来自痛苦,不是来自不公,而是来自生活中不可割舍的那些人。

但是随后艾玛奶奶又释然了,面对不能改变的事实,艾玛奶奶在强压住内心的焦虑后,终于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她要准备什么了,准备什么呢?

按照我们的常规,我们生活中的人的反应,艾玛奶奶会和他们一样吗?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小时候,在农场。前排中间的少女就是艾玛奶奶。8岁时的艾玛奶奶,和弟弟在一起。

这是新婚不久的艾玛奶奶。

 

看这三张照片,是我第一次受到震撼,感叹人的一生,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走过的路,那些串联起的脚印。。。

所以翻看老照片,年龄越大心潮越澎湃。

 

艾玛奶奶开始写她的家族史。85岁的奶奶,童年时代是在大草原的农场里度过的。

她结婚后养育了5个女儿,坚持工作到65岁,支撑着整个家庭。

整个家族中,了解大草原那段生活的,现在只剩下奶奶一个人。

“如果我不写下来,就没有人知道了!”

 

原来生命当中还有好多看似不重要,确是很重要的使命。

其实知道不知道有多重要呢?

此时艾玛奶奶的神态是神圣,庄重,让人不能去阻止她的这种行为。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我想快乐地生活到最后一刻。”艾玛奶奶认为,就算生病了,也要像过去那样生活。

星期天早上,奶奶还是像往常一样,到老人俱乐部去吃早餐。

出门的时候,依然记得化妆。

奶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修剪院子里的花草。

每当这时候,我也会跑到院子里,在奶奶身边玩耍。

 

生命的尊严。

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从容面对自己生命的老人,唯有敬佩了吧。

每当看到那只小猫,我就想起自己,其实就算是现在,每次回家,我也依然,或者说父母也依然把我当做手心里的宝,什么也不让我干,每次回到父母那里,我都觉得是身心最放松的时候。也许父母需要的也是这只陪伴的小猫咪,所以即使不干什么活,也依然有陪伴的喜悦吧。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但是,有一天,艾玛奶奶虚弱得连动也动不了,就被送进了医院。

 

不管如何坚强,都抗拒不了病魔的折磨。

男人,女人,坚强的人,懦弱的人,当病魔来袭,有时候就已经不是我们自己。

看看小猫的眼神,有心疼,有恐惧,有期待。

这就是本书的胜出之处,不仅从艾玛奶奶的角度体现生命的终结与尊严,更是完整了记录了一只小猫在失去“伴侣”前后的历程,我们经常觉得小猫是陪伴奶奶的,其实对小猫来讲何尝不是呢?

看看奶奶的皮肤,一位85岁老人的皮肤。

子桐就经常摸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你的皮肤离开了!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经过5天的住院治疗,奶奶的病情终于好转。但是出院后,每周还有输一次血。

如果不输血,身体里的血就会不够用。

 

“我已经活的够长了,当那一刻来临,我希望能安静地离开。”艾玛奶奶说

她在一份文件上签了字。那份文件的大意是:

我同意,在我病情恶化,失去意识的时候,不再采取急救措施,无意义地延长生命。

 

身体里的血不够用,这个形容让小孩子很容易理解,子桐还煞是有事的根据科普知识自己讲解了一番。

在文件上签字,对于亲人来说是很痛苦的选择,看着自己的亲人奄奄一息,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有时候我们真希望病人快点离开,可是当我们真的签完字,帮助他们解除痛苦的时候, 那种自责,内疚,再也见不到亲人面庞的痛苦又会久久纠结着我们的内心。

所以艾玛奶奶是怀着多么大的勇气自己签了字啊!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奶奶好像一点儿也不悲伤。

她说:“也许,我很快就会无法走路,无法进食,一样接一样,可能我都无法再做到了。但是,这些不过是我的身体在为一次遥远的旅行做准备。”

她的脸上,没有一丝害怕的表情。“死亡,不过是灵魂离开这个肉体,离开这个地方,到另一个世界去。”

 

读到这里,我真的有点佩服艾玛奶奶了。她将死亡看的那么淡定,从容。

而且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出自一位老人的口中,那么她的一生也一定是富含哲理的一生。

此时小猫咪的神态仿佛也像打了强针剂一样,有点期待,不那么畏惧了。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艾玛奶奶的弟弟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为了见姐姐最后一面。

 

看看此时艾玛奶奶的表情。有些许的激动啊!亲人,亲人,永远是临终前最难以割舍的。

子桐看到这里还主动的给爸爸讲,这个老头子就是那张照片里的弟弟。

血浓于水,姐姐,走好,我想弟弟心里一定是难以抑制吧。

从弟弟开始,亲人们的逐渐探望,是不是也预示着艾玛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马上要走向生命的终点呢?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女儿和亲戚们也一个接一个地来看她。

面对这即将到来的离别,有的人难过得不能自己。


还记得艾玛奶奶有五个女儿吗?这么多的亲人来看奶奶,最坚强的就是奶奶了吧!

其实对奶奶来讲,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折磨。

看看奶奶坚强的背影吧!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最了解艾玛奶奶的是女儿帕特,她一直和奶奶一起生活,两人相处得像朋友一样。

“无论离别多么痛苦,我们都不要在脸上流露出悲伤,不要让她操心。我们要告诉她,别为我们担心,您就安心地踏上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旅程吧。”帕特说。

 

真的,最了解艾玛奶奶的是帕特。

因为知道奶奶的心情,知道奶奶的留恋,所以帕特做出的是最明智的选择,让奶奶安心的上路,让奶奶的内心得到安宁。

 

帕特小心翼翼地给奶奶剪脚趾甲,生怕伤到它。因为得了这种病的人,一旦出血就止不住。

 

其实,现代社会,不知道自己得什么病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面对自己的病情有时候是不愿意相信而已,人求生的欲望是何等的强烈啊!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艾玛奶奶虽然生病了,每天晚上仍然仔细地保养皮肤。这时,帕特总是守在她的身边。

奶奶的腿越来越没有力气,甚至连站起来都需要别人帮忙了。

 

其实,,五个女儿当中,真的,帕特是最幸福的吧,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是子女的孝心,也是子女的幸福。

真的像医生说的那样,也像艾玛奶奶预想的那样,走路已经越来越费力了。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为了逗奶奶开心,帕特的丈夫艾德把一片大树叶顶在头上,看上去很滑稽。

奶奶要靠助行器才能走路了。

 

看起来艾德的年龄也不小了啊,可是为了逗奶奶开心,竟然将一片树叶顶在头上,看着我真是感动啊。

一个女婿半个儿,一起生活的他们感情一定很深吧!

在奶奶蹒跚步履的时候小猫思达一直陪伴着他。

其实奶奶也是幸福的,因为这个大环境,让奶奶感到温暖,安心。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每当我睡在艾玛奶奶的膝盖上,她总会轻轻地抚摸我。

奶奶睡着的时候,就轮到我在她的身边守护了。

 

奶奶抚摸着小猫,我就想起妈妈小时候抚摸我们的情景了,如今我们不也是在孩子睡着的时候轻轻的抚摸着我们的宝贝嘛!

我妈妈说,如今她看我四十多岁的哥哥也依然满脸慈爱,觉得那是她的宝宝。

而小猫思达也是那么的重情于艾玛奶奶,他们已经是不可分割的朋友了。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艾玛奶奶还说:

“现在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过去的那些失败呀,痛苦呀,现在都变成了甜美的回忆。有些人,我曾经觉得永远都不会原谅,现在也原谅他们了。那个人那时候为什么要那么做,我好像懂了。。。。。。”

 

生命的释然,到最后,原谅,已经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了,原谅别人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所以生活当中我们要经常学会放下,放手,放心。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能看出这幅画是什么吗?

对了,是小猫的手和奶奶的手搭在一起的画面。

执你之后,与你偕老。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艾玛奶奶不能再陪我到外边去玩了。

如果奶奶不在了,我一定会很寂寞吧。。。。。。

 

现在的子桐都是姥爷陪着到广场去玩,姥爷陪子桐,子桐陪姥爷,正如艾玛奶奶和思达一样,这就是互陪吧,没有了奶奶的陪伴,思达也觉得外面没什么意思了。

看奶奶手上戴的白色手袋,子桐说,是不是和我住院的时候一模一样的?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由于输血产生的副作用,艾玛奶奶一度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那以后奶奶只能用轮椅了。

 

子桐看到这页的时候说奶奶真像个大猩猩,童言无忌,虽然听着不好听,可是丝毫没有诋毁奶奶的意思,他只是轻轻的说,妈妈,艾玛奶奶像个大猩猩。

从背影看出奶奶已经非常虚弱了。

从得知病情的那一天,奶奶一步步坚强的走到今天。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由于呼吸越来越困难,奶奶只好开始吸氧。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她也越来越想为大家留下一份勇气。奶奶开始给每个家人写最后一封信。

“布莱安,好好读书,将来当个好老师!”“帕特,谢谢你一直照顾我,直到最后一刻!”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奶奶想到的依然是留给亲人点什么,但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竟然是一份勇气!

这是何等完美的终结啊!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艾玛奶奶说,她看到了可可。可可是奶奶养的狗,3个月前死了。奶奶非常喜欢可可。

奶奶像在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她说:“我已经决定了离开的日子。我把那个日子写在一张纸上,藏了起来。等我嘶吼,你们找出来看看对不对。”

 

回光返照,每一个经历死亡的人都会有吧。

奶奶此时在想什么呢?仿佛看到了他的可可,亦或是她的丈夫?

如果想到另一个世界还有自己的亲人,是不是就不会害怕了呢?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一天下午,奶奶的鼻血流个不停,止也止不住,但是她不想去医院。

她说:“就让我这样待在家里吧。”于是家人知道,今天,就是奶奶选择的那个离开的日子。

那天晚上,大家都没睡,一直守在奶奶的身旁。

 

第二天早上,艾玛奶奶失去了意识。

临终关怀医院的护士来了,棒奶奶调整了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

临终关怀医院护士的工作就是:当病人感觉痛苦时,让他们尽量舒适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虽然内心澎湃,想哭,但是还是觉得要平静,因为奶奶需要平静的走完这一程,但是有时候确是不能自己。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帕特把艾玛奶奶生病前的照片放在她的床头,然后,不时地握握她的手,跟她说说话。

我也陪着最亲爱的艾玛奶奶,一直到最后。

 

无语凝咽,此时无声胜有声。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这天傍晚,艾玛奶奶静静地停止了呼吸。

家人帮奶奶穿上她最喜欢的旗袍,还从院子里摘来奶奶种的玫瑰花,放在她的手里。

 

痛到不能自己,艾玛奶奶,一路走好。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艾玛奶奶,你在哪儿啊?第二天,我忍不住站在窗前呼唤奶奶。

啊,我想起来了。昨天,艾玛奶奶去了另一个世界。。。。。。

现在,她一定和小狗可可在一起吧。

 

看到这里,突然想哭,真的。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悲伤还是久久不能释怀。

艾玛奶奶和小可可,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也一定是幸福的吧。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遵照艾玛奶奶的遗愿,家人把她的骨灰撒进了大海,还在海面上撒了很多玫瑰花瓣。

然后,家人和亲友们聚集在奶奶的院子里,一起回忆他们挚爱的奶奶。


我只能说安息吧,艾玛奶奶!

本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峰回路转,看看艾玛奶奶的亲人们做了什么?

原来,肉体的终结不代表着生命的终结。

他们一起在奶奶的院子里怀念奶奶。

有时候回忆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艾玛奶奶,和你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快乐!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奶奶!

谢谢你,艾玛奶奶!

 

这是我们所有读者想说的话吧,感谢思达替我们说出来。

艾玛奶奶不仅仅给了她的家人一份长存的勇气,同时给了世界上所有小读者大读者生活的勇气,教会我们直面生命的尊严。


与孩子一同体会绘本中的生与死

看看开头,艾玛奶奶,我们爱你!

如何讲述这本书呢,我想用最平静的语气表达最沉重的话题吧,用“痛”去理解艾玛奶奶的不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