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64968742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爸爸常驻“外”如何更好育儿?
(2013-03-19 15:14:12)
标签:
父爱育儿
外地
育儿
分类:
安娜育儿杂谈
爸爸常驻“外”如何更好育儿?
文:安娜
图:网络
因为曾经发过几篇博文讲述了子桐爸和子桐之间的那种浓浓父爱以及爸爸在教育中的不可缺失,有妈妈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常年驻外,如何才能更好的育儿呢?
本篇也特意咨询了同样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子桐爸,在此鸣谢
!
一。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便捷
多给孩子打电话,如果有条件,坚持每天必打,让孩子形成习惯,小的时候小,不知道如何接电话,妈妈代劳,大声告诉孩子:“是爸爸,爸爸要亲你。。。”大一些让孩子自己接电话,中途跑开也没有关系,再大一些也可以交换着让孩子给爸爸打电话,
交流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宝宝形成习惯,感受父爱的存在
。
多视频,争取一周一次的频率,不在乎一周多少次,而
在于一周一次的频率能够坚持
。
视频的时候要让宝宝清晰的看见爸爸,不能光让爸爸看见宝宝,让宝宝对爸爸有具体形象的认知,
这属于
视觉刺激下的情感记忆
。
大一些的宝宝爸爸说话时要讲究技巧了,不能上来就问:“你学习怎么样啊,上幼儿园乖不乖啊,有没有惹妈妈生气啊。。。”
老是这样制式的问话,宝宝就对视频,电话没有兴趣了
。
有心的爸爸也可以通过视频玩一些小游戏,如猜猜谜语,变个小魔术什么啊,
让孩子有互动的意愿
,要不然光顾想着看动画片去了,可以增加一下视频的
有效时间
。
特别提醒:绝对不能因为宝宝小,例如一两岁,认为宝宝什么也不知道而忽略了电话和视频的功效。
二。争取多回来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有技巧
1
.
绝对不能只用物质来弥补孩子
:
不是不可以买,而是不要光用物质来满足,
物质是可以取代的,而情感是无法替代的
,
即使买,也要有个说法,例如生日礼物、学习奖励。。。
2.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是根本
:
这个陪伴也不是说带着孩子疯玩,而是多从日常小事出发,如陪着孩子玩玩轨道车,积木,拼图,多做一些家庭亲子游戏等。
3.
有条件和孩子一同睡觉
:
让孩子体会一下肌肤之亲和感受一下爸爸的气息很重要,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
4.
多制造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
:
如只要在家的时候多接送孩子上下学,多请小伙伴来家里,让爸爸“出现”在孩子的伙伴面前,让孩子有足够的机会让其他伙伴见到自己的爸爸,
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
。
5.
多和孩子制造秘密
:
不一定是真的秘密,但是至少让孩子感觉到是爸爸和他之间的小秘密,有惊喜,有等待。。。
三。多通过其他手段让孩子感知你在他身边
1.
通过网络为孩子添置东西
:
如定期购买一些书籍送到家里,让孩子感知快递过来的爱,然后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读故事给孩子听;
2.
多关爱妈妈
:
一是可以减缓妈妈独自带孩子的压力,当过妈妈的都可想而知吧,不仅是身体方面的,精神上也是极大的付出,时间一长,妈妈集结的不良情绪完全可能影响孩子,爸爸帮助妈妈排解这些问题也是间接育儿的疏导的好办法。
二是当妈妈表达爸爸对她的关爱的时候,如:“你爸爸送给妈妈的,孩子过来看看!”孩子也能明确的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因为家是由三口人组成的,爸爸对妈妈的爱能让孩子坚信家是稳固的,是安全的,所以爸爸适当的表现出一些爱妈妈的外在的方式,能让孩子安心。
其实除了这些,妈妈也可以为孩子和爸爸做一些事情,增进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多带着孩子接触一下成人异性,叔叔,舅舅,爷爷什么的,让他们体会一些不同的爱;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好话,正确的解释爸爸为啥不在家,让孩子对爸爸常年在外为家奔波留下好印象;不抱怨爸爸的一举一动,经常和孩子一起
看看照片
回顾一下爸爸回来时候的细节;有机会多带着孩子去爸爸工作的地方看看,让孩 子有直观的感受。。。
说到底,爸爸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有时候受时空距离的干扰,有时候又不是那么绝对,很多天天在家的爸爸也不见得多么注重家庭亲子关系,所以除了我们客观对待自己长期在外的局面外,如何做到全方位关注宝宝,关爱妻子,维护家庭的和谐就是最重要的。
关系和谐比是否在身边更重要
,祝愿所有远在异地工作的爸爸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盘点六年英文阅读分级读物【国内、外版本综合】
后一篇:
子桐读过的李欧•李奥尼作品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