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师沟通的十大秘笈【幼儿园篇】
文:安娜
图:网络

如今的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园/校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孩子入园了,入学了,生活中从此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师。
算算每天孩子和老师生活的时间一定超过爸爸妈妈了吧!(有效时间)
老师是孩子步入社会的第一位行为指导者,技能传授者,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
所以大家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细想起来还蛮有道理的。 
这些年在家长和老师双重角色中转换,把一些经验来和大家分享.
其实家园/校沟通重在相互理解、体谅和支持,这是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秉持的态度,
也是家园/校合作的重要基础。
而家长如何在孩子和老师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是我们每位家长应该做的功课。
今天我们先来谈谈家园沟通!
幼儿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没有行为掌控意识,所以家长在沟通中就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因为家园沟通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和孩子有关,所以孩子又是不可缺少的主角,
把孩子的问题解决好了,沟通才会变得更加轻松和自如。
培养孩子做的五件事情
1. 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这个话题里面包含的元素太多了,会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尊重老师,照顾他人,乐于分享,不欺负小朋友。。。只有做个讲礼貌的好孩子才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喜爱,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案例1:一位小朋友面对老师让其吃饭的要求时大喊大叫,说“我不用你管?你管不着我,我妈妈给我交钱了!”
这样的情况做起家园沟通来也是异常的困难!
这里提个建议,可以锻炼孩子给老师打电话进行交流,哪管是小朋友自言自语也好,也是和老师增进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2.
有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管小班还是大班,良好的自理能力都是孩子立足小集体最根本的要素,因为孩子毕竟是在过集体生活,小班的时候,你上厕所不会提裤子,就会影响下一位小朋友;中班的时候拿彩笔,人家都找到了,你找不到,就会站在那里无所事事;大班的时候,做值日生小孩子之间要互相协作,人家会擦桌子,你不会,就不能很好的做搭档。。。
所以有良好的自理能力,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就会如鱼得水,有的孩子动不动就什么事情都求助于老师,老师要照顾那么多个孩子,精力有限,于是这些就都成了家园沟通的大问题了!
案例2:有个小朋友回到家里的时候裤子上面有一些结干的大便,妈妈问怎么回事,原来是自己想拉臭臭,没憋住无意识的状态下自己拉在裤子里了,老师经验不足也没发现。
|
3.
遵守集体规则
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表现可能大不相同啊!有的在家里特别乖,在幼儿园就可能喜欢插话,不愿意分享等;有的在幼儿园表现极好,在家里却是个小霸王。。。面对这种两极表现,家长和老师反映不一致的情况下,更要综合二者的情况来解决问题。
所以教会孩子遵守集体规则是减少矛盾出现的根本措施。如别人的东西不能动,玩具一起玩,喝水要排队。。。遵守集体规则的孩子每个老师都很喜欢。
案例3:有个乖乖女,长得特别可爱,是大家眼里的小公主,可是就有一个毛病,老师分到手的玩具都是自己的,谁也不能碰。家长反映在家里好好的,那是因为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根本就没有人一起分享。
4. 能正确表述事实
有的时候孩子放学一出来妈妈就问:“你这里是不是被小朋友抓了啊?
”因为有的时候小孩子的肌肤很敏感,用纸巾擦擦鼻子,多擦几下就能把自己的鼻子擦破,于是妈妈就误以为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这样一问,小朋友就会想,“哦,是谁把我的鼻子弄破了呢?”开始搜索他今天生活中出现的小朋友,有的时候张冠李戴,就随便找出了一个名字。
还有的时候孩子会臆想一些事情,可能老师上课批评了某位小朋友,孩子就误以为是在批评自己,回家后闷闷不乐。
所以家长尽量不使用错误引导式的语言来和孩子聊天,尽量教会他能正确的表述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很关键,这也有利于家长全方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
案例4:小男孩回家说自己今天被老师罚站了,家长详细一问,漏洞百出,最后的结果是因为小男孩和别人抢玩具被老师批评了,怕妈妈回家说,就编出了被罚站来博取同情的故事来。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好好辨别,千万不怒火中烧冤枉了老师。
5.教会孩子爱上每位老师
这一点非常重要,幼儿园老师分工不同,有班主任,有保育老师,有厨房阿姨,有门卫爷爷。。。要教会孩子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岗位上的老师,感谢他们的辛苦工作。
经常听到有的妈妈说:“和阿姨byebye!”孩子会说:“没事她是扫地的。。。”
孩子喜欢某位每一个老师,就会非常融洽的和老师在一起生活,老师也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一份子。
案例5:有个小姑娘性格内向,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妈妈每次从走进幼儿园门口开始就和孩子一起大声的说:“园长好!”“阿姨好!”“爷爷好!”在妈妈的感染下,孩子也逐渐大胆起来,过了不久,就开始主动和见到的叔叔阿姨问好了!因为他看到妈妈问好之后每个人都是笑脸回应,很友善!
所以家长以身作则,用真心去爱每位老师,给孩子做出榜样很重要。孩子是天真善良的,他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来自妈妈的那份友爱。
案例6:每次遇到厨房的阿姨,妈妈都由衷的赞美:“您做的饭菜太好吃了,我家。。。都长胖了呢!”孩子每次也回到家说:“我最喜欢吃。。。做的饭菜了!”
家园沟通的五大秘笈
1.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大比拼
1)面对面交流很有效。
如今网络电信时代的发达让人们往往忽略面对面沟通的有效性,实际上选择恰当的时机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是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一是因为当人面对面的时候,语言信息量往往会很大,交汇就会多,更有利于分享孩子的成长状况,也更有利于解决问题;二是面对面带来的情感交流,会更有利于老师和家长之间敞开心扉。
注意点:不要选择老师正在忙,尤其正在做教学的时间打扰老师,幼儿园放学孩子走差不多的时候是最佳的沟通时机。
2)网络电信沟通也是一种方式,快捷,方便,及时。
很多家长怕老师嫌麻烦,总是给老师打电话万一老师不高兴再迁怒到孩子身上怎么办,其实不然,因为通过家长的电话,老师会更轻而易举的了解孩子心理状态,想法什么的,也就更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孩子是家长的,也是老师的,把孩子培育好也是老师的目标。
注意点:不要在qq群里散发任何不良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问题弄清楚前最好还是当面沟通解决。
2.积极配合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抱怨,幼儿园的老师怎么那么能布置任务,今天做手工,明天捡树叶的,换个角度思考一下,这也是强迫我们做亲子互动的一种方式,让我们更有机会和孩子在一起玩耍,而且孩子拿我们共同完成作品到幼儿园展览也是一种荣耀。
还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些亲子节目的演练啊,为小孩子拿图书到幼儿园啊。。。不管是哪种都是紧紧的让我们围绕在孩子周围有效的形成合力,有利无弊。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每一项活动,不管是家长会,还是外出游玩、学习成果展示。。。这是最有效的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也是最能近距离接触老师的机会,是和老师能单独一对一沟通的有利时机,最重要的是也能清楚的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学习生活状态,了解孩子平时生活的环境。

4.和老师沟通比较忌讳的三点
1)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师说孩子的“坏话”
有的时候家长一时兴起,不管不顾的就把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根本没有考虑到旁边还站着孩子,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尤其是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语言讲给最崇拜的老师听,孩子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被诋毁了,所以心理会很不高兴。如有的妈妈张口就说:“我家。。。在家里简直皮死了,把家里闹了个底朝天。。。”“我家。。。在家吃饭还是爷爷追着喂。。。”这些话可以留到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和老师沟通一下,没有必要当着孩子的面说。
2)长篇大论找不到重点的闲聊
有的家长和老师大谈特谈,最终也没有让老师找到头绪,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如果想有的放矢的和老师谈话,就要先自己理清思路,确定内容,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想法,才能更有效的解决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3)遇事冷静不能留给孩子负面形象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遇到问题就完全抹杀了老师平日的工作,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师大吵大闹、朝着老师扔东西或者得理不饶人等行为,都是对孩子无形的一种负面教育。
5.
沟通的三大技巧
1)平等的心态对待和老师的沟通
现在有很多年轻教师,比我们家长的年龄要小得多,虽然他们在阅历经验上不一定比我们强,但是在教学技能上(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教师)和班级管理上会比我们专业的多,所以对待老师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社会身份,以家长的角色来面对他们,平等是基础。
2)沟通时候要讲究话术
如先肯定老师的工作:“ 孩子最近进步很大,非常喜欢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再委婉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和需求:“但是对幼儿园的涂色训练很抵触,希望老师在涂色训练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因为老师也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
3)不畏惧和老师沟通
有的时候家长会怕和老师反映问题后,老师对孩子有成见。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问题本身就存在,老师也意识得到的,他们也许已经在着手解决了,如果家长能理性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是对老师的一种警示。再者孩子在老师眼里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家长的某种做法而额外的排挤小朋友。
有的老师本身不善于沟通,见到家长面没有几句话,这时候家长就要善于找话题和老师沟通了,如“我家。。。说你们最近唱小老鼠的歌曲了。。。 ”
和老师沟通不可怕,有效的沟通会促进孩子全方位的发展,让其在幼儿园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