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读懂你(一)“嫉妒心”“争第一”
文/图 安娜
“让我读懂你”系列关注视角为幼儿及儿童的心理,案例均来自于各位网友的咨询,如果有介意的朋友请纸条通知我,再次对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打嘴仗,是子桐和姐姐最近经常玩的“游戏”,其中最热衷的是比谁漂亮,然后让大家来评。
小孩子之间,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你先穿完衣服我就着急,永争第一,存有嫉妒心都是很平常的事,记得有一本绘本《一定要比赛吗》关于这方面的描述的就很富有哲理,另外也有专门的《我不要嫉妒》这类的情绪管理绘本。在育儿的道理上,需要学习的永远是我们成人,因为孩子会不断的给我们出难题,解决了,孩子和成人就都成长了。
问题:我发现我闺女的嫉妒心有点重,我表扬别的孩子的时候,她就会说:你怎么光表扬别人?有时候她会说:我希望全世界就我最好最漂亮,别人都不好。每次这样的时
候,我就会说表扬别人并不等于妈妈不喜欢你,多赞美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赞美。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难道是我平时对她批评太多的原因?
安娜:
你是老人带孩子吗?
一般老人经常带大的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从小到大老人都会说你最漂亮,你最好之类。
这就是在比较上出现了偏差,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比较的概念和方式,正视自己取长补短才是最正确的比较方式,但是孩子这么大还不能全面的看待这个问题,所以需要父母有效的引导。
其实 辩证 的看问题,孩子有嫉妒心也是好事,如果放在学习上就永争上游,不甘于平庸。
孩子大了,他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你骗不了他了,所以当你试图去赞扬其他孩子的时候考虑一下孩子的情绪,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那么改善一下赞美别人的方式,如你可以尝试着表扬完别人的同时顺势表扬一下自己的孩子:“我家。。。最近。。。”
另外表扬别人可以不用那么直接,委婉一点。
并且教会孩子赞扬别人,如问孩子:“你觉得姐姐是不是。。。?”而不是所有的赞美都由我们的口说出来的。
其实有时候孩子是担忧恐惧自己的落后,不愿意看到别人的进步优点,所以适当的时候让孩子有点挫败感也没啥,内心产生比较,才有动力,所谓内心的强大就是这回事。
另外你说的批评太多,如果你意识到了,那么改变一下吧,孩子也好,大人也好,确实都在夸奖中成长,赏识教育嘛。另外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要人为的进行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比较,这样会造成孩子潜意识中的横向比较,有时候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问题:
上次听过你的分享感觉很是受益,所以最近在宝宝身上有新的发现,想来及时的咨询下你。最近我发现我31个月的女儿出现了与别人比第一的意识,赛跑什么的都
要争第一,尽管这个意识还不是很强烈,但是我还是想及早咨询怎么能够很好的引导,才能避免让她出现争不到第一而伤心失落的情景。虽然现在她总是第一,因为
我们大人总是让着她,但我想到了真正的成长环境中,不会有人让她了,所以想让她更好的度过这一心理承受期,我现在能做些什么引导,为她以后能做哪些努力?
谢谢!
安娜:
孩子还不到三岁,上幼儿园了吗。
一般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强烈的出现这个意识,因为开始生活在集体环境中了,有了比较的意识。
而且好多老师没有经验也会经常说,看看谁先吃完饭,看看谁先。。。给孩子造成一种日常生活中第一的意识。
其实反过来想,第一没啥不好,谁不想当个第一呢,大人也是。
但是往往我们担心的是孩子没有得到第一而受到的挫败感。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教育。
所以谈到引导,可以尝试在家里改变一下语言的影响,例如做得好,说得好,跳的好,而不是。。。第一。是可以增加一下亲子游戏,体会一下合作,不是单独孩子自己的游戏,只要妈妈爸爸和宝宝合作完成就算是成功,三是给孩子一定的挫败感,这是必须的,玩游戏不让着他,他会哭,一定会的,但是输了就是输了,孩子一定要过这一关,不能心软,像子桐经历过,现在输了也还是有这样的失落情绪,适当尝试一下。
不用太担心,有的家长还担心孩子没有第一的意识什么也都不知道争先。
所以育儿路上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用太焦虑。
嫉妒也是属于孩子情绪发展的必经阶段,从出生起粘妈妈,到咿呀学语时嫉妒妈妈送给别的小朋友礼物,入园后与小朋友的比较都是孩子成长的历程,因为幼儿时期孩子们的情绪发展不完善,所以尊重他们,并且有利的进行引导是我们妈妈应该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