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家长需要熬过的三关!
文/图
安娜

第一关!
孩子最初对兴趣班,不管是何种的都会有一定的新鲜感,不管是人(老师、同学)还是物(教室、材料),这种新鲜感会代替其他一切而让孩子瞬间产生探索的欲望(好奇心)!所以一旦家长为孩子选择兴趣班了,最初的体现就是:孩子都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也愿意跟随家长出行!(要知道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孩子基本都是五六岁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家里可是呆不住的!)
问题来了!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四五次课(或者一个月)之后孩子就开始出现倦怠期,产生畏难情绪,变得磨磨蹭蹭,赖赖唧唧,央求着下次再去,或者说我不想去啊,我不喜欢去啊!
这个时候是第一危险期,只要家长扛过这关,坚持下来,孩子就会走上顺畅的兴趣之路。
因为他不是真的不喜欢,而是觉得受到了束缚不如想象的好玩,家长只有让孩子看到了我们的坚持,他们也就变成习惯了,习惯了就变得自然了,成为他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第二关!
孩子不管学什么兴趣,最开始的进步都是非常神速的,因为从不懂到懂,孩子经历的过程是短暂的,可是从懂到懂的很多,这个过程就是非常漫长了,所以家长要看到这个过程的正常性,不要太着急,也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尤其要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扬,不能对学习的状态出现质疑,觉得老师教的不用心,
或者孩子学的不好之类的。
就譬如英语吧,产生兴趣到学会简单的问候语,这个过程是火箭似的,但是更深入的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鼓励和支持孩子,并且能够等到“花开”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耐心。

第三关!
好多兴趣班都是显性的,这种显性有的是指家长在外面就能看到,例如轮滑、舞蹈。。。有一些虽然看不到,但是能够通过活动感受到。那么既然是显性的,就要有接纳孩子的态度,因为兴趣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带有一定天赋在里面的,不是你有兴趣,就会有掌握好这门兴趣的技能,所以接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对待“比较”。
如果没有比较,生活当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对吗。
所以当孩子自己不懂得比较的时候,家长对于比较的心态就完全能影响孩子将来对于“比较”的看法。
对于“比较”有着良好的态度,向优秀的学习取长补短,不嫉妒,但是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这个时期对孩子啥态度就决定将来他是个什么态度。
有了比较承认孩子与别人的差距并且能有良好的心态赞扬孩子很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