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安娜早教文章0-6岁 |
之后要有活动内容的检测,通过不同的检测方式力求达到80%的领悟和掌握力,最后还要有趣味的延伸活动。。。
所以近几年应运而生的绘本精读课程就显得特别的“时尚”,将语言、美劳创意、品格教育相结合,为新时代的幼儿阅读做良好的奠基,具有开创意义。
家庭中当然无法实施这样的绘本精读,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家庭式精读呢?
引导语:在讲故事之前,通过妈妈的引导把生活中相关联的事情和绘本主题有效的结合,如要讲述《鳄鱼阿鳄要洗澡》之前,先来和宝宝谈论关于洗澡的趣事:“你上次洗澡的时候是哪个小动物和你玩耍?”让宝宝进行生活实际场景和绘本主题的对接。
讨论语:一种是针对语言情节的讨论,如《歌舞爷爷》“为什么爷爷穿着条纹背心带着高顶礼帽?因为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歌舞艺人。”
另外一种是针对图画情节的讨论,如《生气汤》“小男孩怎么突然笑了呢?因为他把怒火都朝着生气汤喊出去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个别新知词汇的讲解,如“无奈”,孩子不懂得什么是无奈,就一定抓住这个关键词来问,妈妈可顺势做以解释,当然关于词组的解释这么小的孩子一定要放在语境当中才会有意义,单纯的词语解释会很贫乏,造成孩子一遍又一遍的询问。
关于讨论语五花八门,顺孩子的势做引导,以孩子为主体是基本原则。
延伸活动:这个延伸可以是故事本身的语言延伸,继续未完的故事,或者进行故事的再创作,一般语言能力好又异想天开的孩子都能把故事变成自己的语言来讲解。
还有一个可以是美劳的延伸,例如《形状游戏》子桐就自己画过形状,看完《巴巴爸爸》就进行人物的再创作,看完《七彩下雨天》就自己画一幅关于下雨的画。。。
其实我在绘本精读方面做的并不好,原因有三:
一是我自己嫌费事,拿着绘本照本宣科是最简单的亲子活动了,有时候不用过脑子也能读出来。
二是子桐天生不愿意说话,尤其是三四岁的时候,非常抵触,就喜欢听我讲,所以到后来子桐爸认为子桐不愿意讲,不愿意说和我的引导是有关联的,我总是不问,总是听见我再讲。
三是天长日久子桐养成了只听不说,只有问没有答的尴尬场面,也实属是我应该反思的阅读之路。
但是最近半年,子桐有了明显的进步,经常趁我不在的时候自己拿着绘本讲故事,一看见我,就又不好意思了。
实际上子桐幼儿园的语言课程不正是这个阶段所谓的精读嘛,从孩子语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几年的中文是幼儿园语言课程的精读和家庭绘本泛读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同样道理英文也是,双语幼儿园英语课程是精读,家庭英文亲子阅读是泛读。
有好多家庭进行英文亲子阅读,但是没有精学的孩子就是缺乏了精读的过程,而只在外面培训班学习,家庭中没有泛读的孩子正是缺乏了泛读的过程,所以有精有泛才能相得益彰。
还是那句老话,无论精读还是泛读孩子喜欢就好,幼儿读书技能是其次,兴趣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