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幼儿园班级人数超标?

(2012-07-30 23:31:58)
标签:

育儿

分类: 安娜与幼儿园教育

                如何看待幼儿园班级人数超标?

 如何看待幼儿园班级人数超标?

                                                           文:安娜   图:来自网络 

 

     七月底八月初各大幼儿园面临大班毕业,新生入园的紧张状态,好多博友询问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幼儿园班级人数超标,而且是严重超标的问题,家长该如何对待?

 

     博友的孩子入园公办小班,应招生人数30人,实际招生40人;我侄女入学一年级,报名竟

     然三比一,有好多外来娃上不了学。。。 

 

     2006年出生的孩子属狗,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其实当年就有出生率攀高预热的征兆,2007年就是子桐出生的那一年,青岛的出生率瞬时飙升,达到十万以上(羊年的孩子仅仅五六万),2008奥运年更是不得了,2009年属牛的孩子正式今年入园的那些宝贝。。。近几年的节节攀升的出生率造成入园难,难不成,还造成园所班级人数严重超标,也印证了当报纸验所说的猪年的孩子入托难,上学难,就业难的事实!如何看待幼儿园班级人数超标? 

 

     人数本是家长择园时最关注的一点,为啥,因为人数少意味着老师照顾的比较周到(相对),教学质量比较容易得到保证和提升,孩子生活的也比较舒服,最起码人均占地面积还大不是!如何看待幼儿园班级人数超标?

 

     尤其是初入园的小班家长,托班家长,因为保育工作比较重要,孩子的吃喝拉撒最开始都要靠老师照顾,如果人数太多,老师太少,确实神仙也分身乏术。大班虽然不用保育了,可是上课人数多也不是小事,老师难以驾驭课堂,孩子的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所以不管是小班还是大班,人数都是家长比较傲关心的一个重点话题。 

 

    好多选择私立园的家长也正是看重了私立园的人数优势,如果一旦人数优势失去,真是。。。

 

    但是如果设定30人,多招一个两个家长还是可以接受的,谁都能理解,孩子进出一两个实属正常情况,也不会影响啥大的格局,但是如果超员10个以上就说不过去了,心理上难以接受,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 

 

    如果园所本来设定人数就为40,家长在提前知晓的情况下可以在入园前进行选择,心理上还是可以接受的,最不能接受的是对外一种说法,对内则有很大变化。不过大部分园所大班的人数都要多余小班时的的人数,这是正常的。 

 

    面临这样的问题出现,园所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千万别说幼儿园不要招那么多孩子的话,这个我们根本就说的不算。。。)如老师配备上要有讲究:强强联手,学校出不来这样的师资,那么新师又很难应对这么多的人数,互补型

的教师结构应该是最完美的吧,(两个幼儿教师的情况下),这样老师的教学压力会减轻,课堂质量就能有所保证;设施应该按照大班制来设置,尽量避免因为孩子多造成安全隐患,如人多推搡,厕所不够。。。 

   这些专业的我们暂且不谈,就来说说最主要的是家长要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人数猛增呢? 

 

1. 不要焦虑,不要抱怨,不要担心,将这种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是最得不偿失的,孩子会因为你的情绪

   而影响自己。

2. 如果不能改变幼儿园的人数格局,那么就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3. 大班制也有大班制的好处:如孩子的竞争机制会更完善,孩子更能学会在大集体当中的处事原则。。

4. 如果意识到大班制在教学上面的不理想,那么在家庭中就要有所弥补:如有可能有些环节容易囫囵吞

   枣,那么针对知识点回家尽量多和孩子进行互动。。。

5. 老师不可能关照每一个孩子都那么仔细,就要积极主动的经常和老师沟通,变被动为主动。

6. 多为孩子找几个班级的玩伴,便于交流,解除孩子之间的陌生感,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讲,人数越多,

   越难以形成熟悉的小集体。

7. 逐步从担心焦虑人数上面转移到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情绪上面来,注意引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总之一句话,人数超标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如何将负面情绪降到最低,帮助孩子在较多人数的团体中尽快适应并且能够变劣势为优势是我们当父母首要要做的。

 

                        如何看待幼儿园班级人数超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