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打招呼该如何解决呢?

文/图 安娜
前几日好朋友向我询问:两岁的女儿见到人不打招呼,觉得很苦恼,问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让我想起了子桐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其实礼貌教育是每个家长都特别关心的问题,也是通常觉得难以解决的问题。
以子桐的状态而言,特别有礼貌的时候,见到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也都开口大叫:叔叔好,奶奶好,那音量弄的人家一愣一愣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叫的特别小声,嗓子眼里都听不见,妈妈要是让大声点,就生气的说:我已经叫过了!真可谓有时候冷淡得都让我下不来台,有时候又热情的过了头
!
孩子不爱打招呼该如何解决呢?
一。了解两三岁孩子的需求
对于刚接触社交环境的小宝宝而言,打招呼不只是交际的唯一方式,所以不必强求,看看对方,笑一笑都是孩子在和对方打招呼,就像我们成人有时候见面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一样,不一定通过言语才叫有礼貌。
不断的提醒是必要的,注意要做到无形,不能老生常谈的叨叨,其实最主要的是要及时的鼓励,孩子小,当他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时就要多称赞他。
二。正确对待不同人格特质的孩子
有的孩子胆子小,天生敏感,没有勇气和陌生人或者太多人打招呼,有时候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落落大方的打招呼对他们来说很痛苦,所以一定要耐心的引导,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关。
三。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
要求孩子打招呼之前自己要大声说出来,我们成人见面是要打招呼的,可是一旦我们手里领个孩子的时候就习惯性的自己不打招呼让孩子去说!例如:子桐,看,叔叔来了,叫叔叔好!所以有时候可能孩子把这些当成了任务。
四。没有注意孩子的感受
见到特别熟悉的妈妈,我们就经常热情的聊了起来,而没有注意到孩子也是需要关注的,和对方的孩子简单的聊一下,或者让对方和自己的孩子聊一下,那么孩子就会对打招呼很主动了,因为妈妈把她当做一个成人的个体来对待,而不是领着的一只小动物。
五。让孩子知道打招呼与心情无关
从细微处让孩子明白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好,就打招呼,心情不好,就不打招呼,这一点榜样的作用要多做一些吧。而这正是子桐最经常犯的毛病,要是早上很早到校吃好睡好心情好,对每位老师都大声的说Good
morning,要是哪天没睡醒没吃好,那简直了耷拉个脸,声音连蚊子都听不到。
六。不当着别人的面指责孩子
即使孩子不爱打招呼,也别当着别人的面说: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连句话都不会说?这样是最忌讳的了,有时候孩子大了,还容易适得其反,产生逆反心理,越让我说,我就越不说。
特别是两三岁的宝宝,妈妈应该理解孩子不想打招呼的原因,可能因为害怕,可能因为对方或对方做的事情不是孩子正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孩子下次想叫的时候就大声的叫出来。
其实打招呼也是需要学习的,只要不是自然属性的(吃饭睡觉。。。)社交礼仪都是需要学习的,不是天生带来的,所以父母先要知道自己该如何引导孩子。
除了打招呼,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礼貌的小事,如大人讲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要插嘴(应该温柔的告诉孩子妈妈说完你再说,而不是粗鲁的打断孩子,那样你就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了);别人给礼物的时候要说谢谢(有一次一个阿姨送了子桐一个礼物,子桐打电话非常虔诚的说:谢谢阿姨!礼貌好多时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即使让妈妈帮忙做事也要说请(只要妈妈坚持,孩子就不会对妈妈颐指气使)。。。。。。
但其实最关键的是妈妈千万不能说反话,例如不许拿,这样没有礼貌,不许说,这样没有礼貌,不许动,这样没有礼貌。。。
这叫做不良的暗示。
其实我自己也经常这样说,最近子桐经常用力的拍打别人,比如看见老师了,兴奋的上去拍老师一下(基本都是喜欢别人表现出的小动作),我就说:不要这样拍别人,没有礼貌!虽然知道不对,但也是顺口而出了,长久就给孩子贴上了不礼貌的标签。
还有好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不讲礼貌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的不讲礼貌,而是他的关注点没有在上面,但是绝大多数我们觉得孩子丢脸了,丢了我们的脸,所以怒火中烧,自己就给孩子下了定义,做了标签,三省吾身啊,教育之学习永无止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