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幼儿园四月的教育活动

进入中班以后,子桐每周的教育活动由小班的五节变成了现在的七节,老师在周五的时候统一把本周的教育内容写出来给爸爸妈妈看,总结一下四月份的,看宝贝在幼儿园还是蛮有收获的!
一、音乐
《蜜蜂做工》 《大鞋和小鞋》《我是快乐的额小蜗牛》《小雨和花》
子桐最喜欢中间两首,回家经常唱,可是歌词听的不是很清楚。上周春游,老师带着小朋友在车上唱,孩子稚嫩的童声真好听。子桐班主任老师的钢琴弹的很好,有一次在外面听到老师弹琴,孩子唱歌,那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经常看到幼儿园好多老师用音乐来代替语言进行班级管理,例如某一支曲子响起的时候就代表着孩子们要收拾玩具了,孩子们听着这种“命令式的要求”也是一种享受啊!
二。科学
《土壤里有什么》知道土壤里有烂树叶,小虫子,植物的根,养分等,供植物生长。
《我是树的小卫士》知道树木的作用: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水土流失,乘凉,小动物的家,辨识方
向,造纸等。知道保护树木的方法:如扶植小树苗,浇水,打杀虫药,制作宣传牌等。
《小燕子回来了》初步了解小燕子的外貌、习性、是益鸟、能用语言说出他的样子和特点。
《捉迷藏的昆虫》某些昆虫利用保护色或者类似的形态保护自己,鼓励幼儿善于发现。
我个人很喜欢这部分,因为本身在家里科普进行的不多,即使读书,也不可能像老师这详细的讲述,并且带领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其实交流的本身就是最好的知识再输出的方式,对孩子的帮助是很大的。只是听子桐回家说纸是树木做的,正好我们看的《小聪仔》上面有一本是专门讲述纸张的。
三、社会
《我们去种树》知道春天是种树的季节并知道常见树的种类。
《郊游前的准备》 知道郊游要带的东西:食品、水、防晒霜等。
《郊游安全小贴士》了解郊游时的安全问题,例如不要到水深的地方,不要盲目伸手触摸动物,下坡时不要
快速跑动。
这个应该是根据四月份春游活动进行的主题设计吧,老师顺便把郊游的事项进行在灌输。
四、语言
《诗歌春天》
春天怎么来?花开了,春天就从花朵里跑出来。
春天怎么来?草绿了,春天就从绿色里跳出来。
春天怎么来?我高兴了,春天就从我的心里飞出来。
花儿从他的心里跳出来;草儿从他的心里飞来飞去的。(蓝色的是子桐自己说的)
《春天里的电话》说出春天的基本特征,发现故事里电话的规律。
《什么醒来了》了解故事中小动物与季节的特点。
《你是蚂蚁小可》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相信自己并能讲述自己的本领。
老师基本每讲完一个故事,就让孩子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子桐会和妈妈说有这个任务,但是经常是不愿意讲,说自己忘记了,还问妈妈,是否可以写在联络簿上说自己讲过了!
妈妈说不行,子桐只好拿着自己的绘本讲了一个!
五、数学
> 和
<号:例如“5>3”能说出“5大于3”。
相邻数:知道10以内的数之间的相邻数,譬如7的相邻数是5和6。
1-10 的顺数和倒数,并理解多1少1的含义。
认识时间:
昨天今天明天、星期一至星期日,培养幼儿有时间观念并能口述要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件。
星期这个真是无师自通,自打上了幼儿园,子桐自己就溜溜的,想骗都骗不了,经常到星期五早晨就自己说:“最后一天了,明天休息了!”
其他这几项妈妈真是忽略了,生活当中没有怎么涉及到呢,正好老师写下来了,顺势和子桐复习一下,做几个小游戏!所以老师这个周教育活动的通知还是很有好处的。
六、美术
线描画:装饰美丽的蝴蝶。
池塘里的小蝌蚪,运用黑色画蝌蚪。
拓印画春天的树,会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表示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
蛋形变变变: 大胆想象,作画利用线条形状变化造型。
子桐的美劳作品基本都会贴在教室外面,然后学期末的时候统一发给家长。
七、英文:
单词
umbrella coat wallet purse watch
句型
My coat is blue。Your coat is red。 May
I borrow your umbrella?Yes/No
I
love your coat! Your coat is brown.Your coat is new.Your coat is
clean.
May I borrow your coat? Okay,please
don't shout!
单词: ruler glue color pen paper stapler notebook
句型:Whose
ruler is this?This is her ruler。
Is this his notebook? Yes,this is his
notebook.
What is his name? His name is Fred.
Is this your ruler?
Yes/No.
看似句型和课文有点枯燥啊,而且不这道这his、her什么的小人们能搞清楚不?
不过老师上课的方式非常活泼,引导的很好,真的很佩服!
孩子们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学习力也是惊人的,俗话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像海绵一样,给多少就能吸收多少!最关键的是孩子们一起快乐的成长,一起学习知识,这才是他们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