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英文书籍的阅读,几位朋友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问题一:读书的过程当中,孩子岔开话题就拉不回来,半天读不完一本,尤其是在读英文书的过程中会岔
开话题讨论中文,根本玩不成所谓的“英文学习”?
子桐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从阅读中追寻快乐!所以首先要明白是妈妈读书,还是孩子读书,如果是孩子,为
什么不跟着孩子的脚步走呢?难道读书的过程就是在完成妈妈最先设定的每晚的读书任务吗?
当然妈妈要事先隐性的安排孩子的每晚读书计划,如子桐是每两个月一批新书,不管中文还是英文,所
以每晚我会选一些想让她读的书,这是隐性的安排。如果孩子接受那就正好,如果不接受,那么就换
书,不要把妈妈的安排变成显性的让孩子意识到,那样孩子会反抗的。
如果孩子提出问题,就顺势解答。如子桐有一次问went away是离开的的意思吗,我说对啊,你还记得
pass
away吗,就像《外公》那样去世了!子桐就开始谈论《外公》上的内容。(这是属于知识的链接
和知识点的延伸,当所有的知识点通过一个故事链接到一起的时候,阅读的作用才有所体现,孩
子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所以还是那句话,离开中文做依托,孩子的英文是没有根基
的。)
还有一次子桐问这个能吃吗?我说能吃啊,还有的花也能吃呢,你知道吗?(这是属于启发)
所以跟着孩子的脚步走,不纠结在数量上是否完成阅读目标,还是一句话,是孩子在读书,而不
是我们。
问题二:要求子桐复述故事吗?
子桐妈:从来没有啊,讲我就听着,不讲也不要求,无所欲无所求,读书并快乐着。
问题三:根据什么来判断孩子读了多少次该换书了啊?
子桐妈:我一般有两个考量,一是孩子不选了,好久都不选了;二是,我觉得频率差不多了。
例如体验D,一二三我打算一起拿出来给子桐看,那么基本会维持在两个半月时间,然后每三天可能会
读到一次(子桐也不是每天都读英文书的,即使读,每天读的也不一样),这样算下来大概是25-30遍
左右。可是她会经常选择他感兴趣的,所以到一个半月的时候有的书他就已经读了30遍了,我就把这些
收起来,然后剩下的再让他从里面选,这样基本能保证每本书30遍左右。
问题四:怎么判定孩子对一本书没有语言障碍啊?
子桐妈:1. 中文理解力,有的知识点,像3+5=8,中文还理解不了,英文就肯定不行啊,这不是语言的问题,是
知识点的问题。又如星球宇宙这样的,女孩科普的底子比较弱,这方面接触的少,所以还是先接触
这类的中文之后再接触英文的,孩子更容易理解。
2. 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孩子完全不拒绝,有的实在搞不懂的,子桐会表示换书,如果这个级别都不要求
换书,那就是没啥障碍,基本听懂了。
3. 读某本书的过程中,如果没大听懂或者文字对子桐来说长了点,如我说的D系列的四级,他会没等我
读完,就翻页了,当然也许多听几遍就不翻页,都听完了,那就是在妈妈的适当启发下还能将就听
懂,也可以继续阅读。
4. 根据经验认知,妈妈能知道子桐累积的英文听力能力是什么样子的,同时权衡一下她的中文认知水
平,然后为他选择合适的资源。
问题五: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时间读书啊?
子桐妈:基本每天睡前十五分钟英文阅读是固定的,然后就有一搭无一搭了。如这个体验D一级到三级,三套是
一口气读下来的,是周日下午3点多读的(临睡前,我们这午睡变成晚睡了呵呵),大约用时20分钟。
时间基本上就是睡前为主,周末会多一些。上床早就大约1个小时以内,上床晚就控制在40分钟。但是
中间会穿插他自己读了、玩点手工了、和爸爸玩疯一会儿这样的“中场休息”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