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是学生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展开、沟通交流的一种主动活动过程。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的创设,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
1.区域创设形式化
教师们都认识到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因此都想方设法且独具匠心地为学生开辟了活动场所。如利用桌子、书架等,把室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划分、布局成多个区域。但是这些区域是否适合学生的意愿、兴趣,教师往往考虑不周,造成利用不好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孩子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活动,形成了某些区域的设置只是一种摆设,经常出现无人气的现象。
2.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
有时教师在活动区域投放的材料是凭着自己的想像、兴趣、爱好来选择,忽视了区域对象的个体差异,有的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学生兴趣多变的需要,激发不起孩子们去想像、去操作,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无程序性,每一个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不明确,教育层次性不明显。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出现三种现象: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无所事事;想对学生的游戏过程进行指导,又无从下手;指导过程目的性不强,对学生发展没有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