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描繪藍圖決定人生方向

2022-12-30 12:46:34
标签: 心中描繪藞d決定人生

心中描繪藍圖 決定人生方向

【園丁按】

三月下旬的京都,時雨、時晴、時冷,還看不到整片的櫻花林。偶爾在京都的主要河流,靠近四條通的鴨川邊,瞧見一、兩棵櫻花樹有早開的櫻花探頭。

在最熱鬧的四條通與烏丸通交叉口的稻盛基金會大樓裡,有日本「經營之聖」之稱的稻盛首次接受《天下》的獨家專訪,整理如下:

1. 每個社員都是公司的寶

京瓷成立至今已經五十年,稻盛一直信守承諾。京瓷現任員工指出,京瓷每個人都是正式職員且沒有約聘人員,即是歷經去年全球金融風暴,京瓷也沒有裁員過。每一個京瓷人都可以在京瓷工作到六十歲退休。「每個社員都是公司的寶,都是公司的財產,」他記得稻盛曾這麼說。

2. 京瓷哲學

稻盛以「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心理兩方面幸福的同時,也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貢獻」,等利他的大義,來做為京瓷的哲學。

這些經營哲學,主要是取自稻盛很佩服的鹿兒島英雄西鄉隆盛的人生哲學—敬天愛人。

稻盛認為,京瓷雖以高成長、高收益體質、高技術開發力為外人所稱道,但是他認為京瓷最強的是京瓷創立期開始的價值觀共識,員工的心緊緊相連、相通。社員都變成公司的伙伴,以此做為企業經營的基盤,每一個個人都能發揮他潛力以上的成果,發揮集團的效果。

3. 心中的藍圖決定自己的人生

「在心中描繪怎樣的藍圖,決定將度過怎樣的人生。強烈的意念,將作為現象顯現。」稻盛和夫說,對於世間萬物都該懷抱凡事往好方面著想的利他之心,有愛心、努力不懈、順應宇宙潮流就能度過美好人生。 與此相對,憎恨、懶惰、仇視他人,只顧利己之人,其人生將會變得愈糟糕。

「讓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這是我們思考如何度過人生時的一個大前提。因為美好心靈,特別是為世人、社會做奉獻的思想,就是這個宇宙本身的意志。」

4. 心善事成

稻盛和夫的「心善事成」理念,如同佛教《華嚴經》云:「萬法唯心造」,善心造就一切都美好。

稻盛和夫又舉例,他年輕時只是京都一家小型電瓷公司研究員,本身毫無名氣,竟然取得了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相匹敵的研究成果。不可思議的是,幸運一直伴隨著他,在離開這家公司並成立了京都陶瓷公司以後,陸續拿到IBM等國內外大企業的訂單,更將業務觸角擴展到辦公設備、電信設備等多元面向,因而贏得「經營之神」美名。

稻盛和夫說:「我認為既不是偶然,也不是我的才能所導致的。在這個宇宙有一個應該稱作真理寶藏的地方。 在無意間,我們將寶藏中儲存的智慧作為自己的新思路、靈感、或者創造力,反覆加以挖掘和吸收。」

這個想法也吻合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體悟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也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具足了如來智慧德相,這個人人具足的智慧寶藏(自性)取之不盡,用之不絕。

5. 出家化緣體悟 人生靈魂修鍊

其實,稻盛和夫與佛教頗有淵源,1997年6月,65歲的稻盛和夫在身體檢查診斷出胃癌。對於生死,稻盛和夫早已看淡,因此在他手術後的兩個月,他便宣布退居二線,正式皈依佛門。

稻盛和夫出家後,在第一次出門化緣,大半天都無所獲,正當他感到饑寒交迫時,一位正在掃地的老婆婆向他走過來,伸手從衣袋裡掏出一枚100日元硬幣,遞到稻盛和夫的手裡,說道:「你是修行的出家人吧,你的肚子一定很餓吧,這個你拿去,買點麵包填填肚子。」

稻盛和夫顫抖著雙手,接過100日元,那一刻,稻盛和夫體悟:「人活一世,需要別人的溫暖,亦需要溫暖別人,彼此的心有溫度,世界和人生才不會因絕望而失去存在的意義。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鍊,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

6. 出馬挽救日航 締造經營奇蹟

2010年,日航危機,當時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邀請稻盛和夫出馬挽救,他提出兩個要求:不帶團隊,不要薪酬。

在不到一年時間,轉虧為盈,締造日航歷史上空前的1884億日元的利潤。從虧損1880億,到營利1884億,前後不過424天時間。

稻盛和夫創造奇蹟,讓日航重回世界500強,一個航空業的門外漢,是如何做到的?稻盛和夫總結4點:

(1)自己零薪水給員工極大的精神鼓舞。

(2)將員工的幸福放在第1位。

(3)與員工們目標一致,保住公司,保住大家的工作。

(4)改革公司經營服務意識和管理體制。

這就是稻盛和夫「心善事成」思想,也是事業經營成功的理念。正當世界經濟震盪之時,他的人生體悟或許能讓困境中的企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稻盛和夫在日本商界締造許多不可思議的傳說,因而被稱為「經營之聖」。稻盛認為這一切憑藉的正是「利他」之心,他相信宇宙間有股「善」的力量,只要為「人所應為」之事,老天自然會幫助你。稻盛透過「盛和塾」,教導企業主如何在道德下滑的商場中秉持正念,讓企業能獲得永續發展。

7. 熱情、正面想法比能力還重要

稻盛一直信奉的成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結果=想法× 熱情×能力。

他認為要實現夢想,一定要讓你的夢想、強烈的意志、熱情深入你的潛意識。

但是稻盛強調熱情要往正確的方向走。熱情的方向歪了,雖然一時成功,卻也常是往後失敗的陷阱。

稻盛和夫說人生避不開逆境,有逆境才有順境,才有幸運,而且只有在逆境中抓住機會,才會出現順境,不幸才能轉變為幸運。

稻盛說他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上蒼對他的考驗。他一向相信「現場有神靈」、「答案永遠在現場」。

但稻盛和夫強調大義,遠勝於志向。志向指的是個人目標,大義則指的是,共生的事物。企業家把企業做大之後,如果延續以前的小志向,就很難把公司帶進大格局,如果用大義來鼓舞自己和激勵員工,就可以激發出真正的勇氣。

成功之後,對一個人又是另外一種試煉。稻盛和夫也說,一個人成功之後,開始為他的地位驕傲、名聲陶醉、財產沉溺、怠惰努力? 還是以成功為糧食,追求讓自己更氣宇軒昂的目標、更加謙虛地努力? 兩種態度與行為的結果,會使得他日後的人生有天與地的差別。

也正因為一直強調、不斷提升自己心理境界,稻盛和夫氣質看來十分潔淨、高雅。

無論是在京都鬧區的基金會,或郊區的總部大樓,京都大學裡所捐助的教研大樓,也都展現一致的素樸、典雅而大方開朗的品味。

8. 心量多大,人生境界就有多高

走出京都大學稻盛所捐建的大樓一角—京都賞圖書館,眼前清淨的藍天,似乎述說著那個從九州鹿兒島、一個人來到京都,面對著困境重重的周遭,逆轉思考,奮力向前,志願有多大、品格有多高、愛心有多大,他的空間就有多大了。稻盛和夫做到了,以半個世紀之長,憑的就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哲學與價值觀,這條路耐人追尋。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群創辦人殷允芃與前《天下》雜誌出版二部總編輯莊素玉的訪談內容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