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市场上最蛊惑人心的谬误

(2014-11-17 14:22:15)
标签:

房产

分类: 房地产

艾经纬/文

不知何时,“刚需”一词成为地产商鼓动购房者的最佳说辞,在鼓动之下,老百姓也觉得“刚需”是支撑房价的擎天柱,于是纷纷觉得自己是个“刚需”,一定得买房,大有不买就活不下去的赶脚。

作者君一位就职于碧桂园的同学解释,行业从业人员说“刚需”的意思,即是自住型需要:包括婚房、改善、首置等,只是普通人没有经济学概念,不知经济学里的“刚需”为何物。

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刚需”说法堪称流毒无穷,裹挟了无数年轻人,堪称房地产市场上最蛊惑人心的谬误。

在经济学语言中,刚需全称刚性需求,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那么,房子是“刚需”类商品吗?显然不是。

http://p2.pstatp.com/large/1551/825286493

1、京东商城  《房市大衰退》(点击书名即可进入,下同)

2、亚马逊      《房市大衰退》

3、当当   《房市大衰退》

4、【电子版】  亚马逊 《房》Kindle电子书

                         多看阅读 《房》多看阅读电子书

一个购房者调查的反驳

也许地产商不高兴了会说道,你到某个城市要住房,你结婚要婚房,生了孩子还得换大一点的房子,这不是刚需吗?

不是!这不过是需要,甚至不是有效需求,先简单用一个调查数据来说明。

http://p2.pstatp.com/large/1545/1981542150

图:买房者居住满意度及价格承受能力调查(来源:世联地产官网,2014年3月)

这个调查很直观,第1个问题可以看出,63%的人有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第2个问题则可以看出,97%的人认为当前的房价承受起来并不容易。看清楚了吗?有需要但缺乏支付能力,这在经济学上叫无效需求,而并不是所谓的“刚需”。

大多数人对生活是充满美好向往的,希望“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现实是残酷的。

此外,刚性需求是指对商品的价格变动不敏感,是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房子显然不是。这么解释吧,一盒快餐因为种种因素涨价两三元,比例虽高但也可以接受,因为不吃饭很饿啊。可是房子涨起价来岂是区区几元了事,就连租金涨起来都很吓人。

确实遇到不少硬着头皮攒着三代的积蓄一朝堆在房子上,但没见多少瞅着房价跳涨还死命往里冲的。

人不吃饭会饿死,但没见到没买房就会饿死,要知道,住房存在很多不同层次的替代物,如不同层次的租房、保障房。

现实案例之反驳:价格换销量

相反,一些明智的开发商不再抱着“刚需”的死脑筋,用降价来吸引需求。

根据德意志银行5月底对大型发展商的调研显示,随着推盘量的上升,各家5月份的销售业绩普遍优于4月。此外,该机构对多个一二线城市的调研也显示,个别项目通过降价10%~15%即能换来理想的去化表现。

万科副总裁毛大庆也曾私下表示,市场中90%以上的购房者的临界点特别敏感,2014年4月万科北京的万科橙项目,定价2.2万元/平方米,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4小时卖光。

毛大庆还透露,万科做了个测试,一个楼盘价格卖到2.8万元-2.9万元/平方米,购房者人数立刻下降;卖到3万元/平方米,购买下降的就更明显;另一个在北京亦庄的3.6万元/平方米的项目,开盘后卖了40%,后面的量就走得很慢很慢了。可见市场的价格承受空间和区间是非常明确的。

万科的例子从实质上说明了房地产并不是刚需物品,只要降价让利,需求就来了,房价涨了,买的人就立刻减少了。这还不够弹性吗?所以,一些庸俗的经济学家鼓吹商品住宅是刚需,真应该让他回到经济系一年级重修。

 

被透支的“刚需”

再退一步讲,即便“刚需”是这些年来的楼市购买主力,很遗憾的是,目前已基本上被透支了。

2013年的住宅类商品房销售面积创历史新高,达11.57亿平方米。但这可能是一个历史高点,甚至是历史最高。

为何这么说?原因有很多,如鄂尔多斯、温州等局部性的房地产泡沫崩溃,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红利已过拐点、美联储逐步退出货币宽松等。这些本文暂且不表,笔者在《房市大衰退》中会阐述地很充分,尤其从33年的价格和周期变动角度推演。

下面来看个直观的图。这张图描述了1997年以来的高端住宅(别墅、高档公寓类)商品房销售面积变迁,2007年之前一般住宅和高端住宅销售面积趋势一致。但2008年高端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较2007年锐降37%,远胜于一般住宅销售面积15%的降幅。

更重要的是,一般住宅销售面积2009年以来是维持增长的,而高端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是逐减的。说明危机之后高收入阶层的房地产消费或投资减少,近几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更多是在中低收入阶层在推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所谓的“刚需”群体),尤其是2013年房地产调控实质上的放开。

所以,指望“刚需”来抬轿的地产商们可以醒醒了,买方透支的市场从来只有一种结果,大家都懂的。可以说,早降价,大力去库存,就是未来活下来的捷径。

http://p2.pstatp.com/large/1551/824242488

图 1997年~2013年高端住宅销售情况

【作者为第一财经《财商》副主任,最新著有《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变迁大推演》、《谁的A股?》、《“杀人游戏的投资学”》(百度阅读),合著有畅销书《中国富人为何变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