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宏观观察23】央行“前瞻指引”幻象
(2013-07-05 16:18:55)分类: 宏观观察 |
欧央行效仿美联储——小标
6月20日,美联储QE退出时间表与路线图明确化。
时间表信号体现在伯南克所言的“如果美国经济的预测是准确的,那么美联储很可能在今年稍晚放缓资产购买,并于2014年年中结束QE。”路线图信号则是,失业率降至7%时结束QE,即是之前所称的“就业实质性改善”。
此外,伯南克当时表态“任何加息的决定依然是遥远的,失业率降低至6.5%不会自动导致加息,加息将是逐步的,委员会预计结束资产购买和加息之间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
总而言之,伯南克当时的表态将退出QE更加明确化,此即所谓“前瞻指引”。
7月4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主要利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在现有或者更低的水平。”过去五年,FOMC声明一直使用extended period的措辞。这表明欧洲央行正式引入了利率的“前瞻指引”,并表示退出(宽松)“非常遥远”。 德拉吉的声明让盘中欧元兑美元大幅走低,一度跌破1.29。
至于英国央行,本周在迎来加拿大央行前行长卡尼后,召开了第一次议息会议。卡尼此前表示会将“前瞻指引”引入英国央行,因为其在加拿大央行时即以实施。
这看上去是个巧合,欧洲央行与美联储FOMC对联邦基金利率的指引、加拿大央行对利率的指引、英国央行指引保持一致,包括德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拒绝承认欧洲央行已经放弃此前立场是为了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前景的改变。但显然没这么简单,毕竟欧洲央行之前一直拒绝预先承诺利率水平。
“前瞻指引”的幻象——小标
对比6月中旬以来的中国“钱荒”以及中国央行的强硬态度,央行实行“前瞻指引”自然大有裨益。但是不是金融市场也可以不用提心吊胆,防止央行意外政策的大逆转呢?
事实上,“前瞻指引”存在一个幻象。6月20日之后,市场更加笃信美联储退出QE。但前面未必就是一马平川。正如 伯南克当时所言,“最重要的不是时间和日期,我想传递的最重要的信号是,我们的政策要视经济而定。”
这番话和之前的表态是一脉相承的,将QE的退出时机交由经济前景决定。这是美联储的一个高明之处,这既有利于市场平滑预期,也便于联储决策,正如伯南克所言——如果环境改善比预期更快,将加速削减购债。如果环境恶化,购债可能会增加。
央行的决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