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连续七日触及跌停,央行“维稳”,欧盟峰会商讨修改条约,欧央行再次降息(2011-12-10)
(2011-12-09 23:42:53)
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观察 |
栏口——一周宏观
本周东风肆虐,冬天是切切实实地来了。宏观面上亦是如此,环球内外,主线有二:一是人民币连续七日触及跌停;二是欧债危机终于演化到修改欧盟条约阶段,然而欧盟内部三派鼎立。
从 11月30日至12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七个交易日触及跌停。上次类似情况是2008年12月初,当时人民币汇率曾连续四天触及跌停。
市场对此众说纷纭,但很多人理解有误,所谓触及跌停,是指盘中触及交易区间下限,并非连续收盘跌停。而从其间来看,人民币仍在升值。
由于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统计口径比央行外汇占款的大,这说明是商业银行持汇是在净增加的,上周公布的商业银行结售汇数据也可以验证。是不是热钱出逃?尚不好说,折中的说法是外汇流入减少而不是外汇流出增加导致外汇占款减少。
对于希望政策宽松的人,还有个好消息。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CPI同比上涨4.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本周,央行两篇报告表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现实情况是,截至12月7日,北京商品房库存突破13万套,创最近971天的新高。
政策能否宽松还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该会议将于12日到14日召开,为近10年来最晚召开的一次。2010年该会议提出2011年“积极稳健、审慎灵活”,2012年呢?基调“稳”是必然,也是一贯的,但也许会出现一些新的字眼。
12月6日,标普宣布,因欧债危机加剧,将15个欧元区国家列入降级观察名单。穆迪与惠誉也考虑近期重新评估欧元区AAA级国家的评级。
经过长期的拉锯战,欧债危机终于演化到修改欧盟条约阶段了。12月8日,欧盟峰会开幕,但是关于修改欧盟条约,欧盟内部又分化为三派。有拥护,有讨价还价,也有反对的。估计修约过程也多是一波三折。
12月8日晚,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00%。这是欧央行行长德拉吉11月1日接替特里谢以来的第二次降息,第一次是在11月3日,降息25个基点至1.25%。德拉吉否认欧洲央行扩大购买债券。
同时,英国央行宣布维持0.5%基准利率及2750亿英镑的资产采购项目,预计这一已公布的资产采购项目还需两个月才能完成。
另外,欧洲银行管理局公布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欧洲银行资金缺口为1147亿欧元。这次最大的反差是德国,德国银行的资金缺口比以前升高一倍之多。这些银行2012年1月20日之前必须提交重组方案。如何弥补缺口?会不会卖黄金呢?看着瞧吧。
上周一些跨国公司正在做欧元崩溃的预案,本周一些欧洲成员国的央行也在为欧元区分裂做准备。真是树未倒猢狲已想散。(作者为本报编辑,微博:http://weibo.com/aiji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