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儿是怎么获得语言的?

(2015-10-22 00:34:29)
标签:

葡萄籽英语

上海葡萄园美语

上海幼儿美语

上海幼儿葡萄园英语

分类: VG---人在西安

Patricia K. Kuhl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科学家,她和她的研究组研究了早期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以后,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文章和著作。他们发现儿童出生后,具有分辨不同语音音素(sound or phonemes)的能力,不管是母语还是外语的音素,和教养者是否能说外语无关。例如日本的婴儿可以分辨字母LR之间的发音区别,而日本的成年人。对这两个字母发音的鉴别能力是很差的。婴儿对不同发音的鉴别能力在出生后第一年的下半年。大约在612月之间开始迅速减弱,而变为对环境中存在的母语的专注。这种辨别外语音素能力的下降是和“不使用”有关的。

Kuhl教授进而研究了其中的原因,发现婴儿学习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互动关系很大。她和她的同事们做了两个试验。

第一个试验里,让一组9个月的美国婴儿4周里上12次中文课,每次25分钟。所以选择9个月的婴儿,是因为这时期的婴儿正处于失去对非母语音素敏感的过程中。由四位教师轮流给这些婴儿上课。教师都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每位教师用十分钟,以适合婴儿的语调,读一段文字。在以后的十五分钟时间里,用不同的玩具和婴儿游玩。

另一对照组的美国婴儿,也用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方法,上同样内容的课,但是上的语言是英文。四周以后,发现上中文课的婴儿对中文音素的辨别能力能够恢复,甚至达到在中文为母语家庭中成长婴儿的水平;而另一对照组的婴儿,辨别中文音素的能力则没有得到改善。

Kuhl及类似的研究结果发表以后,一些家长急于要自己的孩子及早掌握外语,买了一些外语的磁带和录像让婴儿听。

于是,她们又做了第二个试验,找了新的两组美国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听这些教师教课的录音,或者看同样的教课的录像(有声音也有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婴儿对中文音素的辨别能力和听英文课的婴儿一样,没有能够恢复。

Kuhl自己对这个结果都感到很惊讶,对这种现象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看到,对婴儿学习来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Kuhl还指出,即使对年龄较大的学龄前的儿童,运用电视节目学习母语和外语的效果也是很有限的。他们可以学到一些词汇,但是对音素的感知和文法掌握效果不大。

Kuhl的实验还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学习第二语言,希望达到母语水平,是经验期待性学习(Experienceexpectant Learning)。实现这种学习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可能实现的机会;另一方面,能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环境刺激,包括社会情绪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刺激在合适的时机里出现,才会实现这种学习过程,达到预想的目的。这实际上就包含了关键期的思想。Kuhl的实验也说明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有关语言学习的神经回路不是一个孤立的回路,而是涉及感知、认知、情感、动作等广泛的神经回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kyNjY4NjUy.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