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找我指導一下
(2011-06-24 12:34:53)
标签:
杂谈 |
轉載一篇文章,我很久前的一位教練寫的.每次有人找我指導一下時我都客氣回絕,就是因為
如下 :
我教球多年,在球場上觀察到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十個打高爾夫球的人,有十一各愛現。 喔?另外第十一個是從哪兒來?
隔壁不相干的人。只要逮到任何機會,即使是原本不相干的人,也會對著你發表長篇大論。這些人,美其名是球場的「意見領袖」,說得白一點,則是愛現的「臭屁族」,而且,往往是些球技不上不下的「半調子」,愈愛現。
我認識一位在公營事業任職的總經理,桿數約在九十桿上下。他手底下一位課長是我的學生,學了一個多月,桿數約在一百零五桿上下,以一個初學者來說,成績算是很不錯了。自從總經理獲悉這位課長打高爾夫之後,非常高興,覺得自己找到一個知音,從此兩人見面的話題多了不少。總經理打球多年,自有一番理論心得,而他自己也好為人師,常常邀約課長到練習場練球,並熱心地指導這位課長!
。但每次看到他們來練球,我就知道課長第二天一定會來找我「復原」:「教練,拜託,請你把我打球的姿勢修正回來!」「怎麼回事?昨天不是跟著總經理練了半天嗎?」
「是啊!但是他教我的方法不管我怎麼用,感覺都不對啊!」 「那你為何還要讓他教?」
「沒辦法,誰叫他是我的長官!而且,他每次都替我付打球的錢。」聽到這裡,我真是哭笑不得。
我以前當桿弟的時候,也是動不動愛跟客人「臭屁」。但後來我發現「我錯了」,真正的高手,通常都不愛現。試想,一個集數十年深厚功力的高手,怎麼可能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內,就將自己畢生的精萃三言兩語道盡。就像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追求成功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打球亦然,況且,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體能條件天生就有差異,適用於甲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乙。! 就像是「前世界球王」Tiger Woods(老虎‧伍茲)的揮桍
動作,人人想學,很多人都想模仿,碰到這種學生,我總是語氣慎重地告訴對方:「你需要先找到一間醫院,先到復健科掛好號,再來。」伍茲是特級的職業球員,他每天在健身房鍛鍊身體的時間,可能比一般人上班的時間還長。這種長時間鍛鍊出來的體能與腰力,才能支撐他的超廣角揮桿。而一般的普通人,根本沒有這種條件,能揮完一個圓圈就已經很不錯了,何必一定要逞強?九零年代初期,世界高爾夫球壇有一個眾人皆知的傳奇人物William Ben Hogen(班‧侯根),到目前為止,他是極少數曾經贏得著名高球四大賽(名人賽、美國公開賽、PGA錦標賽與英國公開賽)的大賽冠軍得主。也為他贏得「高球鐵人」的美譽。侯根的揮桿動作渾然天成被認為最為完美,但他從未以此自滿,也從不好為人師。有一次,有一名球友看他練球,好奇地啡
道:「侯根先生,你的七號鐵桿最遠可以打到幾碼?」侯根不發一語,拿起三顆小白球放在地上,然後用同一枝七號鐵桿分別揮了三下,三次打出的距離都不一樣。侯根這才回說:「你想打幾碼,就打幾碼,千萬不要自我設限。」
又有一回,《時代雜誌》的記者訪問侯根,要他談自己打球的秘訣。侯根說:「我從來沒有什麼秘訣,唯一的秘訣就是想辦法把球打進洞裡。」我絕對相信,球場上真正的高手是深藏不露,而不是到處吹牛、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