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吃苦育儿 |
分类: 育儿心得 |
让孩子吃苦,恐怕是做家长的最为难的一件事情。在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没有几个家长舍得让自己孩子吃苦的!
上学,父母帮着背书包;学习,父母陪在旁边;出门,一大家子人前呼后拥捧着一个小皇帝或是小公主,前后左右地为他/她服务;睡觉,旁边当然得有大人陪着,否则被视为做家长的不负责任,有些家里甚至要两人同时作陪……
如果很多家庭的孩子连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的话,就更别说让孩子在家帮爸爸妈妈洗碗,扫地,擦桌子了!
在很多人眼里,这种体力活儿就已经算是吃苦了。可这些才只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我们很多的家长都这样安慰自己:这些事情不用着急让孩子去做,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可是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经历过程,那他又如何达到目的?
没有一种技能是与生俱来的。每一种生活能力,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都需要我们花费时间,付出努力之后才能掌握。
当代的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种不正常的环境下:我们的父辈或是祖父辈,家里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孩子,所以孩子们需要想办法讨父母的欢心,孩子之间会争宠,家里的领导权掌握在父母手中;可是现在的家庭,却是家里的两个甚至六个大人在讨一个孩子的欢心,大人之间在争宠,孩子在家里有着绝对的领导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算有些父母想让孩子吃苦,祖父母们也会站出来干涉,甚至横加指责。
现在,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企业新招来的员工吃不了苦。有些人在企业里才干了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辞职走人,没有坚定的意志。有些青年员工,刚到企业来工作时决心很大,可到最后总有一部分人被淘汰,一部分人成为岗位操作能手。为什么?其中的关键是被淘汰的这部分人缺乏一种吃苦的精神。
任何一种工作都很辛苦,但美好的生活是靠我们用双手劳动去争取的。你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
这个道理,在如今被长辈们百般呵护中长大的孩子们里面,有多少人是真正懂得的?
曾经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下面这则故事:
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其推销的秘诀是什么,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李嘉诚讲的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垂手可得的,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
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这是因为苦吃惯了,便不再把吃苦当苦,能泰然处之,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对困难挫折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样的人当然也就很难成功了。
当然很多人可以说,我们不求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只要他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可是快乐的心态建立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这种满足,在帮助父母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被需要,也为了以后独自生活建立了一份自信……
不管孩子跟父母有多亲,总有一天还是会离开我们。所以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他们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作准备,为了他们离开我们以后可以独立生活,并且生活的很好,吃苦,就应该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前一篇:为人母亲的幸福
后一篇:这样的故事,我不会讲给孩子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