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导学案
(2014-03-25 06:28:15)
《亡羊补牢》导学案
小南坑小学语文学科三年级学案
学习
内容
|
《亡羊补牢》
|
主备教师
|
王学梅
|
课型
|
展示课
|
学习
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
学习
重点
|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
学习
难点
|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
学法
提示
|
1、自读自悟,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2、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3、同桌合作交流,把自己的收获和伙伴们分享。
|
各环节
用时
|
1、回顾导入:2分钟;2、第一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0分钟;3、第二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分钟;4、感情升华:5分钟
5、联系实际说话:3分钟
|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9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2、学习之前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2)说说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题,质疑
1、“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理解“亡”“
牢”。
2、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板书(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怎样补?结果怎样?) 过渡:今天我们将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学习寓言。学习寓言是有方法的。
1、读懂故事。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体会寓意。
3、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过渡:要想读懂故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学起:(与刚才的问题相对应) 板书:
起因
为什么丢 经过
丢了几次
怎样补 结果
? 二、
交流展示
分段理解寓言。 (一)、读寓言,读准字音,读通寓言。自读、同桌读、指名读、默读寓言故事,找出丢羊的原因,用“——”线画出。 生汇报
读句子
用自己的话说说丢羊的原因。 (二)、丢了羊后,有人为他着急,是谁?(生:街坊)
1、他们有一段对话,用“~~~”画出街坊的话,用“——”画出养羊人的话。(课件出示)
2、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街坊是个怎样的人?练习读好
学生回答
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
分角色读 过渡:唉,这个养羊人真是当局者迷呀,对于人家的劝告,竟然不当回事。后果怎样呢?走进第四自然段。
3、读第四自然段,读完说说结果怎样 (体会两个“又”字)羊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想象当时养羊人会怎样说怎样做?演一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他后悔的样子)
4、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后悔),于是他怎么做的,体会他为什么这样做。练读句子。
5、结果怎么样了?学生齐答。 师:亡羊补牢是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它还有下半句(学生试说
课件出示)
三、提示寓意,总结扩展
1.故事学完了,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不要光指责还看他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变式质疑
深入体验 1、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达标检测 1、比一比,组词。
悔(
)叼(
)屈(
)隆(
)
梅(
)叨(
)窟(
)窿(
)
2、“亡羊补牢”中“亡”是指
,“牢”是指
,“亡羊补牢”的意思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3.填一填:
(1)“亡羊补牢”中“亡”是指 ,“牢”指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
(2)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我明白了 。
板书:
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