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变得有趣
(2010-01-05 21:44: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全日制教育硕士 |
平时作业七
怎样让语文课变得有趣
我曾经在中学实习过两个月,学生上语文课不是做小动作、聊天就是干其他的事情。其实我在上中学的时候也是觉得语文课没意思,听不听讲都一样。语文课无趣,老师讲得生硬这种现象在中学里是非常普遍的。
在中学众多的科目中,语文应该是与生活联系的最紧的,同时作为母语教学,语文课又是离我们最近的。但是现状是语文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无用。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受人诟 病。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作文写不好、阅读能力低下,甚至错别字连篇的情况屡屡出现。语文课讲的知识学生早就知道了,老师尽重复老生常谈的东西,教师并没有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听起来没有新鲜感,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上语文课往往讲的时间太多了,没有给时间让学生思考,没有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反思,上语文课很容易,并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语文课上的知识并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直接化为考试的分数,学生往往努力了一段时间,但是语文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地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打折扣。
针对学生对语文课无趣的情况,许多教师也想出了一些办法。开放语文课堂,增加学生参与的环节,让学生朗读体味语言之美,让激发学生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课堂范文阅读教学为核心,其余的教学活动内容有时是外向的辐射型,使学生举一反三、阅一知十。教师不再是满打满算将一节课讲完,而是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师也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幻灯片,抓住学生的眼球。但是,语文变得无趣的原因正是在于我们忽视了语文的特质,让语文变得有趣的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对文本的解读有新想法、新思路,而不仅仅是上语文课的形式有趣。当然,对文本的解读有新想法、新思路首先就要求教师自己对文本有更深刻的了解,有钻研。对老师的教学技巧有要求,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确实是方便了教师的讲解,但是教师不应该为让自己便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语文课松散、没有条理的情况我们要打破。语文也可以变成训练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将语文课上得紧凑,环环相扣也是将语文课变得有趣的方法。当然每个老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别人的方法固然好,也不能照搬照抄。。
有趣的是文本,而并不仅仅是形式。 每一篇课文都是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宇宙万物,这些本来就是丰富生动的。启发启发学生感知文本的文学之美,体会文章中的世态人情,充分挖掘语文与生活得联系。让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内,而是扩展到课外。同时也要使语文课的形式新鲜有趣,让学生不想,也没有时间干别的事情,将精力百分之百的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