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八股文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2010-01-05 00:05:42)
标签:

杂谈

分类: 全日制教育硕士

由八股文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平时学习随笔九    全日制教育硕士  李骄  200922080041

上次课郑老师在关于作文教学的思考中,提到了八股文的作法,并朗读了一篇由周有光老先生作的白话八股文---《八股文的摹写》(修辞学习2004年第2(122))。听了之后颇受启发,并且郑老师鼓励我们用古代八股文的体制来分析一篇现代的高考优秀作文,于是我就找了一篇山东2009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题目是《见证》(原文附于文后),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求尝试。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这里我们暂且避去不谈八股文在历史上的种种罪孽,倘若仅从其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

下面本文就从以上提及的八股文的结构和章法来简要的分析这篇高考作文。

从文章一开篇,可看出这篇文章第一股破题很直接,作者提出为什么要“见证”,并且给与了回答,较切题;第二段,亦即第二股承题,作者用三个排比句回答了“见证”是什么,承接了第一段的话题,凡例由古至今;应该说第三股起讲和第四股入手的界限不是很明显,文章第三段首句提出“见证是用心来看清事物,是一种使人铭记在心得‘看’”。然后以李白和杜甫的“见证”为例,并大量引用了二人的诗句来支持和证明起讲的中心句,实际上将三四股合并起来了;文章第四段,可谓全文的过渡段,也即起股,笔锋一转,由“古人的见证”转到“见证当前发生的事”,承上启下,下来接连两端都是用当前的事例:98特大洪水、08年盛大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来照应过渡段,这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中股;本文的倒数第二段,即可以作为后股之用,“用來回應、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这段可以说是对前文所举例句的一个总结,既“不会会忘记李杜见证后所做的选择”,也“更不会忘记当前所发生的事”,然后扩大“见证”二字的内涵,并提出倡议,对“见证”的这个主题进行了升华;结尾末段,“懂得见证,学会见证,感悟见证!”自然不必说,作为结束语,是整篇文章的束股,不仅照应了本文的开头,即破题,而且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方式,由“懂得”到“学会”,直至“感悟”,逐步深化以结束全篇,言简意赅。

以上所按本人之想法,用八股文构架来“肢解”这篇高考作文,多少有些牵强和生拉硬扯之嫌,也许其中并无某些股,或另有分法,权且算作本人一孔之见。这里只是想借一篇现代的文章和古代八股文的体制,做一简要的比较,实际上也发现二者之间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至少说是有很多可比之处。这让我想到两点问题,一是高考作文同八股文都有相似的结构,可见八股文在文章体制和结构上定有可取和可学之处,即使现代人作文也可加借鉴;二是为什么高考作文会出现这样死板和单调的结构,本人也曾参加过高考,感触颇深,犹其在作文体裁,结构上,几近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也难怪有人称现在的高考作文为“新八股”,也未必言过其实,高考作文的出路到底在哪?颇值深思……

最后,最为补充,本人当然也要指出这篇高考作文的的不足之处,如辞藻过于华丽,所举列证过多,缺乏的是思维的辩证和逻辑严密的说理,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

 

附:【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范文】

见证

 刘文明

  一生中我们要见证很多事情,欢乐、悲伤、人世变迁,历史变革……因此我们要懂得见证,感悟见证!在一次次的见证中积累经验,升华心灵。
  见证,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旷世之作;见证,是曹雪芹笔下的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见证,是鲁迅笔下个个个性鲜活的人物……

  见证是用心来看清事物,是一种使人铭记在心得“看”。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他见证了盛唐繁华的景象,也见证了朝廷黑暗的一面。他放荡不羁,对官场的腐败深恶痛疾。他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豪迈与潇洒。他将见证的一切铭记在心,深深地思索着自己的人生,终于,他放下了包袱,放下了官场的名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五岳巡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和他齐名的杜甫,见证了唐朝的衰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激起了他无限的哀愁,他的心胸博大,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的见证,他的忧国忧民令我们崇敬。他用自己的心去见证社会的变迁,又用见证来书写晚唐的凄惨。

  历史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古人的见证令我们受益匪浅。划过历史的长河,见证当前发生的事会更有意义。

  当98特大洪水来临时,我们见证了解放军的英勇,我们见证了人们的奋斗;当雪灾地震发生时,我们见证了领导人的沉着冷静,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拼搏。

  0888日我们见证了盛大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足以令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高科技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造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演员与演员之间语言、心灵的沟通建起了一架隐形的桥梁。当中国代表团走进会场时,我们听到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看到的是人们眼中含着的激动的泪水。 在赛场上,见证的是他们顽强拼搏的的勇气,我们见证的是运动员永不言弃的霸气。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五星红旗在赛场上缓缓升起的时刻,见证了一次又一次运动员努力过后露出的甜美笑容。

  我们不会忘记李杜见证后所做的选择,不会忘记他们见证后走的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们更不会忘记当前所发生的事,我们会见证每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见证是记忆的凝聚,是心灵的观察。我们在见证人生的喜悲中感悟人生;我们在见证历史的变迁中体味改变。一生中我们会见证很多事情,让我们做好见证人,见证自我的发展,见证群体的进步,见证祖国的腾飞!

  懂得见证,学会见证,感悟见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