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2009-11-24 18:17:13)
标签:

教育

分类: 统招硕士研究生

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读叶圣陶有关论述有感

 

赵时艺   200921080021    平时作业五

 

在教材的选文方面,叶圣陶先生曾写道:“吾人首须措意者,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楷模,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绝不宜问其文出自何人,流行何若,而唯以文质兼美为准。”

这里有四个方面的要求:文,应指语言文字;质,主要是指思想内容。文质兼美则要求两方面不可偏废。堪为楷模则是指选文足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另外,就是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果,一篇文章只具备其中一条或几条而不是全部具备的话,还是不足以被选入教材的。叶老的看法是比较全面的。

选好文章后并不代表编写工作的结束,后面还有很多项工作要做,叶圣陶先生着重指出的是下面几个方面:文字加工、课文注解、设计练习题。

叶老说:“选定之文,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非过为挑剔,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文章之范,期于文质兼美,则文中疏漏之处,自当为之修补润色。”文质兼美的文章也不免会有待改进之处,而编辑者将其加工是必要的,但这又是一项很难完成的工作。所以叶圣陶先生又补充道:“加工之事,良非易为。必反复讽诵,熟谙作者之思路,深味作者之意旨,然后能辨其所长所短,然后能就其所短而加工焉。”当然,并不是任何人都能编辑出很好的教材,编教材的人必要有深厚的文学、教学方面的素养才行。

课文选定、加工之后还要做必要的注解。叶老说:“我以为作注之事,略同于上课教学,虽伏案命笔于编辑室,而意想之中必有一班学生在焉,凡教课之际宜令学生明晓者,注之务期简要明确所注虽为一词一语一句,而必设想及于通篇,乃于学生读书为文之修习真有助益。尤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所不易明晓者,必巧譬善喻,深入浅出,注而明之。”这里,叶老强调了注解的重要地位及作注解的原则,这样十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使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多的文章。

设计练习也是教材编写必不可少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认为:“盖将就本课之内容与形式,抉其至关重要之若干点,俾学生思索之,辨析之,熟谙之,练习之,有助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也。”我想,思索、辨析、熟谙、练习概括了练习的功用,练习要引人思索,进而辨析、心中熟悉,再进而要动手实践真正掌握,达到这样的作用才可称其为好的练习设计。叶老还说:“宜通一册之诸课而为安排,宜通六册之诸课而为安排,始可面面俱到。”就是要求在设计练习时,要通观全册甚至是整套语文教材的问题安排。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配合课文将教材的功用发挥到最佳水平。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编写思想是很丰富的,我们这些后来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