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数学错题集减小小学生重复出错概率的研究 课题方案

(2010-11-01 15:30:16)
标签:

xkt11074

蔡益锋

教育

分类: 课题方案

淳安县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利用数学错题集减小小学生重复出错概率的研究

负责人:蔡益锋

研究起始时间:2010年11月——2011年6月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在自己解题时,总是感到非常困难,无从入手;有时分析测验试卷时,分析完某一问题,往往看到学生懊恼万分:“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错了?!”通过和个别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到根本原因是学生做完习题很少进行反思,做错时只就题改题,没有对做错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对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这样原来做错的题就会不止一遍的重复做错。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老师也是绞尽脑汁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提醒、纠正,但是其效果却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我想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希望从中找出相应的对策,减小学生重复出错的概率。

(二)理论认识

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解题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题的过程来实现。所以,在数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三)研究人员背景

蔡益锋:任汾口镇龙川小学三(1)班数学老师,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毕业。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错题集:是学生对自身做题时的各类错误的一个摘录本,在摘录错题时不单是摘录错误过程、正确过程,还要在题后分析自己错误的具体原因,这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着手改正错误。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一)研究指向:建立错题集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坚持要求每个学生把每天的作业、测验等练习中所产生的错题摘录到其中,只要有错误就摘录下来。整理错题集,并不是为了增加学生负担,它的目的是在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减少错题。开始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增加了麻烦,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实际上养成这个习惯之后就可以减少麻烦,促使学生自己认真学习,仔细作业,少做错题甚至不做错题。有了这些认识后,学生的自觉性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合理的利用手上的错题集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

(二)研究内容

1.查找资料,研究建立错题集制度,明确错题集书写格式。

2.抓紧抓实,持之以恒。收阅错题集时,细心分析每个学生的错题特点,对症指导培养习惯。开始时每天集中检查,按要求严格完成摘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一种习惯,并通过反思弄懂问题,降低错误率。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三(1)班全体学生。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0.9月——2010.10月)

(1)设计研究方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作业及考试中对于某些类似的题目经常性的出错进行研究分析,建立数学错题集制度,每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开展实验研究。

(2)收集有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和调查分析。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为下一步研究做基础。

2、实施阶段(2010.11月——2011.4月)

阅读、查阅理论依据和一些成功的案例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并借鉴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学生错题集的整理和使用策略,通过错题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整理,抓关键,条理化、系统化地解决问

 

题;通过错题集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零散、疏漏的问题。

3、总结阶段(2011.5月)

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考查研究报告和其它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李贵先.错题档案—学生成长的重要记录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6)

[2] 侯贵莲. 错题中的奥秘[J]. 成才之路, 2008(14)

[3] 严文谦,倪国霞.从“要求学生自备‘错题本’”说起[J]. 江苏教育, 1994 (6) .

[4] 索云旺,王贵军等. 对《错题集》中一处概括的思考[J]. 数学教学, 2005, (9) .

[5]小学数学教师[J].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