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学经验交流
(2009-12-08 11:17:10)
标签:
余红飞教育 |
分类: 管理经验 |
两个注重
三个发挥
一年级要在一个月里学完拼音,还要认识那么多的汉字,光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每天早上在老师没来时让小组长轮流当小老师到前面来教大家读拼音认生字。现在我们的班里还养成了一个习惯,上课铃一响,老师没进教室,就由组长带领大家读拼音,认偏旁,说笔画。虽然不能人人做到,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做到的。所以有些时候,临时有事耽搁迟到了一点,根本用不着担心他们在玩在吵。有时我会故意迟到一点,看看他们在老师没来的情况下能不能自觉地跟着组长读。中午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也让组长带着自己组里的拼音没有过关的学生学拼音。本来我们班有六七个学生的拼音是有困难的,经过一段时间,现在还有两个学生没有通过。
拼音学完后,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上。为了能让那些生字得到及时的再现,为了能让学生随时巩固生字,我会把前面课文所学的生字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每天早上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读一读卡片的生字。第二个人读给第一个人听,第三个人读给第二个人听,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必须读一遍给前面的人听,然后再听后面的人读一遍。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在读的过程中及时纠正自己读错的字,起到巩固生字的目的,又让每个学生尝到当小老师的滋味。
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中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么多的拼音和生字光靠在校的时间就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是很困难的,必须让学生回家后也有读书的习惯。这就要靠家长的监督。因此我就利用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的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放学后能带着自己的孩子读读拼音,认认生字。现在做父母的一般都会懂一些。如果他们每天能在家中教一教,那老师就会省力多。特别是那些反映较慢,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有家长的配合,他们的掌握情况会好得多。比如我们班的占翌秀,余丽优就是因为有了家长的教育才使得她们慢慢地赶上了队伍。她们的拼音已过了关,在期中考试中考了90分以上。而另外两个学生,因为没有家长的共同努力,所以到现在拼音还没能过关,掉队伍了。而这两个学生如果有家长的配合,完全是能够赶上大队伍的。由此可见家长的作用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特别是我们一年级教师要特别关注家庭教育,要和家长多多联系,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这样我们当教师的就会省力多。
三多三少
一年级要求会认的字多,要求会写的字少。现在我对一年级小朋友布置的家庭作业,通常是口头作业。如:朗读课文、讲故事、读课外书等,让学生多读书,通过多读掌握拼音,认识生字。这学期,我只要求学生写一写会写的汉字,而且我一般都只布置每个生字写四个,我觉得写得少,学生才会有兴趣,有信心,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否则就会随随便便地写完了事,达不到目的。那些要求会认的字,这个学期我还没有叫他们写。所以我发现今年的一年级明显比去年的一年级字要写得端正一些,而且笔锋也好一些,笔画笔顺也符合规范一些。
批改作业方面,对的打√,但错的我都不会打“×”,只是做一个记号,让学生自己订正,订正完后,再在上面打个√,因此我们班学生的作业本上看到的都是√,几乎看不到×。我认为这样对一年级的学生,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去年教一年级时,总感觉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教。由于自己中高年级教了,所以我总是像对待中高年级的学生一样对待他们,对他们估计过高,要求也过高。看到的是也往往是他们不好的一面。对他们总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今年第二次教,发现自己觉得心态平和了许多。现在上课时我喜欢用表扬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我会说:谁谁坐得真端正。谁谁听得真认真等等。通过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与表扬来组织教学,比起那种用批评学生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我发现效果好很多。前者的表扬不会影响学生和老师的情绪,同样也能起到提醒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的作用。而后者的批评,空易使自己发火,一发火,就耽搁了课堂教学的进度,耽误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当然对学生也不能一味的表扬。有时也免不了要批评,要惩罚。一年级的孩子骂他他不会害羞,打他又觉得有点余心不忍,打不下手,而且每次打过之后又觉得很后悔。所以今年这个学期,我没有打过学生。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我一般采用牺牲他们的休息时间,玩的时间。比如做眼保健操不认真,我就让他们罚做三遍,再去吃饭。早上不认真读书的人,阳光体育活动不能参加。午睡不睡觉放学后留下来补睡。我发现对一年级来说这些方法比骂比打更有效。总的来说这个学期来我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