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书声、日有所诵——小学中段课外阅读效果研究
(2009-11-09 21:09:55)
标签:
xkt01b1063柯海雁教育 |
分类: 课题方案 |
朗朗书声、日有所诵——小学中段课外阅读效果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对于课外阅读,家长不够重视,缺少阅读氛围。
2、学生阅读兴趣缺乏,阅读内容单一,阅读材料少,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
3、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4、课外阅读缺乏有效地指导与检验。
5、在校内,缺乏充裕的课外阅读时间。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 预期目标
1、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中段40万字的阅读指标,完成保质、保量的课外阅读总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一些方法、
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自读,圈出好词佳句,井勾画摘记,运用
于写作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推进班级图书架的建设,营造阅读氛围,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以本校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和实践以下问题: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2、推荐优秀读物,教会学生选择好书阅读的研究。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的研究。
4.重视积累,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的研究。
5、实施阅读评价,完成课外阅读量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设计及操作措施
(一)研究对象:三(2)班全体学生
(二)课题操作措施
1、我的准备:要使得读书活动更好地实施、进行,我认为还要打有准备之仗。
(1)准备一:家长动员
开学初,利用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向家长讲讲读书的重要意义,给每位家长写一封家长信,让家长听一听孩子们渴望读书的心声,并且提前印发一个“读书目录”给家长、学生作为参考。
(2)准备二:建立班级图书角
利用“图书角”的形式来征集图书,充盈书源,从班里选两名同学来做“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管理和借阅工作。
(3)准备三: 营造读书氛围
在教室图书角和靠窗的两面墙上张贴读书名言,让每一面墙飘书香。让孩子们与大师,名人对话,把后黑板布置成一片书香的天地,让名言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营造读书的氛围。
2、充盈书源。
(1)图书室借阅适合班级孩子读的书籍,将图书室的图书充分利用起来。
(2)学生捐赠书籍,并建立班级零用钱基金,共同买书。
(3)教师书籍共享,全班同买《日有所诵》。
3、我读书,我成长
(1)每天一小时。
前半小时:每天利用早上“早读”的前半小时时间,开展师生共读《日有所诵》书活动。
后半小时:利用下午放学前的半小时,复习当天诵读内容。
(3)成语、名言共分享:在黑板的两个角落分别开辟了两个栏目:其一:成语乐园,其二:名人名言。由全班孩子轮换推荐,早上到校便在两个版块里更换内容,成语每天积累三——五个,名人名言一周积累二条。
(4)黑板开辟一方小天地,宣传读书方法等、张贴读书摘抄,凡人凡言(读书体会)。
(5)上好每周课外阅读指导课。
(6)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填写阅读卡,并且做好摘抄,设计摘录本。
4、我读书,我收获
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暂定为1年 (2009年9月——2010年11月),拟定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做好实验准备。
2、第二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9月)实验阶段。
(1)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实践研究。
(2)收集优秀读书心得和阅读摘记本。
(3)开展“阅读指导课”、完成教学设计集。
(4)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总结阶段。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同步阅读指导课和读书汇报课教案,研讨记录。
3、学生各项阅读成果(作文集、手抄报、摘录本、读书卡等等)。
五、研究人员背景
柯海雁,学校教科室主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本学年任三(2)班班主任,任教语文学科,为阅读活动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毕业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对于多媒体使用有着一定的经验,查找相关资料熟练,有利于课题的开展。
六、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1、近年来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教育科研带动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心愿。我校的总课题“经典诗文”,今年在课外阅读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计划,在总课题的带动下,对于此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经费的充足保证:课题研究的经费按照课题需要,均在校长统一安排下,保证需要,用到实处,能在课题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总之,对这项课题,学校将在时间、经费、激励机制、组织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在县教委教研室的指导下,确保课题能出成果,出好果,争取圆满结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何文浩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8期;
3.李德成著《阅读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4.严丽萍 《 课外阅读研究中的存在的误区》,育学院,浙江教育出版社
5.王燕骅编著《现代小学阅读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6.朱智贤主编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苏)
7.夏家发《试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小学语文教师》(2001.7)
8.朱新平 赵立东著《教书育人之道》,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9.袁微子著《小学语文教学漫谈》,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万云英《注意培养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载《四川心理科学》,1995年第3期
11.汤爱平 张厚粲《课外阅读对儿童阅读的重要影响》载《心理科学》1997年第5期
12.林玉芝《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水平》载《黑龙江教育》2002.2
13.王金茂《采得百花酿蜜——— 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改革介绍》载《山东教育》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