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专项课题申报表 模版
(2009-10-14 11:44:05)
标签:
课题方案教育 |
分类: 课题方案 |
淳安县2010年度教师个人专项课题申报表
(2009年10月23日)
课题名称 |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 |
|
申 报 人 |
柯海雁 |
|
联系电话 |
15967181136 |
|
完成时间 |
2009年6月 |
|
研 究 指 向 |
(
( |
|
单 位 意 见 |
同
盖章: 2008 |
|
评 审 组 意 见 |
|
|
说明 |
专项课题申报也必须附有活页评审表和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规范要求可参照年度规划立项课题的要求。 |
|
淳安县2010年度课题研究活页评审表
课题名称: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 |
一、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 (一)课堂细节研究领域 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教学细节作为一种局部,它生成和创造教学现场,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规定、制约和影响着教学现场。关注细节,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注研究细节源于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出现的忽视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关注不够或处置失当等现象。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师教育的大智慧、新理念,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关注教育细节,国外已有成功先例。美国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了独特的细节教育的方法,使许多学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优秀学者、成功人士,他也因此获2001年度美国迪斯尼优秀教师奖。在国内广东的博文学校也已经专门开展学校的细节研究,但在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却十分鲜见。 (二)多媒体研究领域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81年,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就曾提出“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也曾在1997年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教育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对细节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却十分鲜见。而我研究的意义是在多媒体技术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我们可以将课堂中种种细节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学生深层心理上,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启迪,并得出有利于课堂细节发展的实效性策略。 |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旨在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搭建一个研讨、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整理教学细节的实践案例,引导教师发现细节、反思细节,进而改造惯常的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并且运用多媒体研究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拓展”、等细节的实效优化策略。对教师个体发展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及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1、探索出一条在现在和将来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提高的环境下适合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的新路,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从课堂细节入手,在多媒体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提高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的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研究,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将多媒体与语文课堂细节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改变教师的语文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二)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效策略等进行研究,以求更加科学地认识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重要性,分析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的特点,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具体对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2、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3、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的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三)课题研究假设 1、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的运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帮助创设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表象。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感情丰富,学习效率高。表象贫乏的学生思维迟钝,感情淡漠,学习效率低。在导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如果教师能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交流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性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不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一个广阔的空间,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 |
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网络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局限,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改变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学习内容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实效性。 (四)创新之处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开展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既是方法手段的创新,更是观念、思想的创新。课堂细节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到优化课堂细节的策略上,使教师对课堂细节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且在实质上提高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一)研究对象:四(2)班,五(1)班班级学生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9月——2008.10月) (1)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等研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收集有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和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8.11月——2009.5月) (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进行具体的研究实践。 (2)运用恰当的实验方法,开展课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同时进行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量质研究有机结合,完成阶段总结,实时调整研究方案。 (3)总结经验、感悟,撰写论文。 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考查研究报告和其它研究成果的质量。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追踪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做出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及时的补充与完善。 2、综合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数据分析、学生作品分析等的方法获取资料。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情景、实践条件保持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将理论假设应用于开放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加强案例研究,在一定时间内,将效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出有效途径和方法。 4、经验总结法:对开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事实材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分析、积累、总结,并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以加强进一步反思。 5、案例研究法:通过一个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
一、主要参考文献 [1] 康双珍.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02,190(11):66 [2] 胡建华,张荣红,吕学骥.创建网络环境下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J]
.江西教育科研,2005,1:52 [3] 于永正.名师课堂经典细节 小学语文卷[M]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4] 郭绍青.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5] 宁永臣.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教论坛, 2003年第5期 相关网站 二、研究人员背景 组长:柯海雁,25岁,本学年任教四年级语文,毕业于教育技术专业,对于多媒体使用有着一定的经验,对相关教学软件操作熟练,有利于课题的开展。与本课题相关性的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整合效果研究》获得县级论文比赛一等奖。对于多媒体环境下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把握。主要负责课题具体组织与实施,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全面负责课题研究。 组员:章小妹,23岁,本学年任教五年级语文,毕业于语文教育专业。熟悉多媒体的操作,相关语文教学技能扎实,有利于课题的开展。主要负责文献查找,教学与实施。 三、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1、硬件环境:我校的多媒体设施相当完善,多媒体阶梯教室一间、网络机房教室一间,并且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宽带接入,畅通无阻,网站、资源库、远程教育资源接受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等,都为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人文环境: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科研意识强。 3、经费的充足保证:课题研究的经费按照课题需要,均在校长统一安排下,保证需要,用到实处,能在课题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总之,对这项课题,学校将在时间、经费、激励机制、组织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在市教委教研室的指导下,确保课题能出成果,出好果,争取圆满结题。 |
活页4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
一、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
(一)课堂细节研究领域
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细节尤其是处于关节点的教学细节,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和进程。教学细节作为一种局部,并不简单地受制于教学现场,它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学现场,它生成和创造教学现场,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规定、制约和影响着教学现场。关注细节,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注研究细节源于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出现的忽视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关注不够或处置失当等现象。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师教育的大智慧、新理念,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关注教育细节,国外已有成功先例。美国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了独特的细节教育的方法,使许多学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优秀学者、成功人士,他也因此获2001年度美国迪斯尼优秀教师奖。在国内广东的博文学校也已经专门开展学校的细节研究,但在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却十分鲜见。
(二)多媒体研究领域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81年,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就曾提出“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也曾在1997年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教育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对细节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却十分鲜见。而我研究的意义是在多媒体技术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我们可以将课堂中种种细节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学生深层心理上,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
到感化和启迪,并得出有利于课堂细节发展的实效性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旨在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搭建一个研讨、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整理教学细节的实践案例,引导教师发现细节、反思细节,进而改造惯常的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并且运用多媒体研究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拓展”、等细节的实效优化策略。对教师个体发展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及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1、探索出一条在现在和将来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提高的环境下适合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的新路,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从课堂细节入手,在多媒体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提高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的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研究,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将多媒体与语文课堂细节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改变教师的语文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二)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效策略等进行研究,以求更加科学地认识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重要性,分析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的特点,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具体对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2、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3、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的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三)课题研究假设
1、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的运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帮助创设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表象。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感情丰富,学习效率高。表象贫乏的学生思维迟钝,感情淡漠,学习效率低。在导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如果教师能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交流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性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不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一个广阔的空间,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网络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局限,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改变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学习内容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实效性。
(四)创新之处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开展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策略研究,既是方法手段的创新,更是观念、思想的创新。课堂细节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到优化课堂细节的策略上,使教师对课堂细节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且在实质上提高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一)研究对象:四(2)班,五(1)班班级学生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9月——2008.10月)
(1)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等研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收集有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和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8.11月——2009.5月)
(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进行具体的研究实践。
(2)运用恰当的实验方法,开展课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同时进行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量质研究有机结合,完成阶段总结,实时调整研究方案。
(3)总结经验、感悟,撰写论文。
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考查研究报告和其它研究成果的质量。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追踪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做出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及时的补充与完善。
2、综合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数据分析、学生作品分析等的方法获取资料。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情景、实践条件保持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将理论假设应用于开放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加强案例研究,在一定时间内,将效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出有效途径和方法。
4、经验总结法:对开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细节的事实材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分析、积累、总结,并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以加强进一步反思。
5、案例研究法:通过一个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细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四、研究人员背景及分工
组长:柯海雁,25岁,本学年任教四年级语文,毕业于教育技术专业,对于多媒体使用有着一定的经验,对相关教学软件操作熟练,有利于课题的开展。与本课题相关性的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整合效果研究》获得县级论文比赛一等奖。对于多媒体环境下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把握。主要负责课题具体组织与实施,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全面负责课题研究。
组员:章小妹,23岁,本学年任教五年级语文,毕业于语文教育专业。熟悉多媒体的操作,相关语文教学技能扎实,有利于课题的开展。主要负责文献查找,教学与实施。
五、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1、硬件环境:我校的多媒体设施相当完善,多媒体阶梯教室一间、网络机房教室一间,并且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宽带接入,畅通无阻,网站、资源库、远程教育资源接受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等,都为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人文环境: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科研意识强。
3、经费的充足保证:课题研究的经费按照课题需要,均在校长统一安排下,保证需要,用到实处,能在课题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总之,对这项课题,学校将在时间、经费、激励机制、组织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在市教委教研室的指导下,确保课题能出成果,出好果,争取圆满结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康双珍.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02,190(11):66
[2] 胡建华,张荣红,吕学骥.创建网络环境下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J]
.江西教育科研,2005,1:52
[3] 于永正.名师课堂经典细节 小学语文卷[M]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4] 郭绍青.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5] 宁永臣.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教论坛, 2003年第5期
[6] 杨世伟、张伟平.影响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