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股周评 2010-7-5 ~ 2010-7-9

(2010-07-12 13:46:43)

回顾:上周五Dow指收盘在10198点,前一周五收在9686点,一周涨幅5.3%。S&P500指数和NASDAQ综合指数分别报收1078点和2196点。涨幅分别是5.4%和5.0%。就日均成交量而言,与今年以来的其它月份相比,到上周五为止的,7月份的6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量是比较低的,仅比今年3月份时的日均成交量稍高(以S&P500指数为准:到目前为止的,7月份的6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量是9.97亿股,而3月份的日均成交量为9.03亿股)。

美股上周的表现和上前一周的表现截然相反(前一周,S&P500指数下跌了5.0%),在美联储在最近一次议息会议上下调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判断之后,加之市场上充满了全球经济复苏在今年4月份左右见顶,今年下半年的经济状况将不如上半年的表现,经济二次触底的可能性大增等等的偏悲观的言论(实际上,一些比较重要的经济指标,比如:PMI等,也在反映经济复苏可能已见顶),美股由6月中下旬开始回调(S&P500指数的收盘价达到近期高点的日期在6月18日 – 1117.51点,而日内高点则是在21日到达最高 – 1131.23点),在7月的第一,二个交易日里到达低点后开始反弹(收盘价的低点和日内低点的低点仍然不在同一交易日出现。收盘价的低点 - 1022.58点出现在2010年7月2日,而日内低点的低点则出现在7月1日。考虑到近期高点的到达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也许将来再出现这类信号时,可以警惕是否为现市场将要出现反转),下调的幅度在8.5%。股市预期经济,既然对经济的前景不乐观,股市现在出现回调也正常。

 

美国东部时间7月7日,Wall Street比较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State Street(是世界第二大的custody bank: 保管银行。第一大的是Bank of New York)不仅对本季度,而且对整个下半年的盈利状况都表现出乐观。这一下子重新点燃了市场的热情,投资者开始认目前为对经济未来的表现的判断也许过于悲观了,市场于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纷纷卖出股票变成了纷纷买入股票。S&P500指数当天上扬3.1%。到上周五为止,美股已是连涨三天。

美股这次能够反弹的另一推动因素是市场对欧元区的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有所淡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央行表示在7月底公布欧元区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敢这样表示说明那些银行大概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否则没有这样的把握,ECB是不敢这样表示的。市场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欧元对美元的走强也正是开始于ECB的这番表态后。实际上我们的分析也显示除非欧元区出现比较极端的情况(如:用不着等到明年,各国就显示出无法顺利执行财政紧缩措施,尤其是PIIGS五国),欧元区在今年下半年不太可能出现太大的状况。问题最严重的希腊破产的可能性很小(下半年需还债150亿欧元,IMF和EU承诺的援助还剩余1000亿欧元左右,只要不出现某些极端情况,希腊应该不会出现让市场很不安的事情)。但是到了2011年就比较难说,因为2011年初希腊就要公布2010年的经济数据,财政赤字的削减是否能达到设定的目标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这也是IMF会否继续援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外,ECB行长Trichet已表示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会修改Treaty(Maastricht条约)中的一些条款,到底会怎么改,结果会怎样,一大堆不确定性在2011年或2012年需市场面对。所以欧元区今年下半年不太会出问题,出问题的时间应该是在2011年和2012年。

 

美股后市的展望:本周就要开始披露半年报。可以预计,半年报的结果不会差,毕竟半年报反映的是上半年的财务表现;经济在整个上半年表现都不错,各大企业的财务表现因此不会差。市场关注的最重点将是财报中,各大企业对今年下半年的展望,如果展望向好,美股会继续上扬;如果展望悲观,美股将大幅下挫,S&P500指数将下破1000点。本周和下周将最为关键,整体财报的结局向来是在披露期的第一周和第二周定下的,尤其是第一周。

 

我们认为,即使财报中的展望向好,S&P500指数想要挑战今年4月23日到达的高点1217.28点也是困难重重,毕竟市场上的诸多不确定性(就业状况,房屋市场,消费者开支等等)只是被延缓,没有被消除。两房退市不可能是房屋市场转好的结果。5月份,美国消费者信贷大幅下降(消费者的贷款消费的趋势已大为削弱),信用卡消费逾期不还的比率大降,收入并未见增加,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美国经济的前景还是迷雾重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