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川泡菜吃在四川产业饮食文化散文随笔原创美食 |
分类: 散文随笔 |
见饭桌上有泡菜,就先拿起筷子夹一箸泡菜吃在嘴里,把那脆嫩咸鲜香甜的味道享受了
之后,再端起米饭狼吞虎咽几口,便会有一种清爽开胃的快感。妈妈做的泡菜很好吃。
用萝卜泡的泡菜,切成颗或切成片,吃来脆蹦脆蹦,爽口之极;用黄瓜泡的泡菜,切成
条或切成节,吃来鲜嫩香甜,回味留芳;用辣椒泡的泡菜,整根整根放在盘子里,红亮
红亮,挑一根在嘴边,闻一下,咬一口,那淡淡的香、那浓浓的辣,真让我感觉碗中的
米饭吃不够。四川泡菜又叫“下饭菜”,确实名符其实。
在《诗经》竹简上就刻有酱菜制作的文字。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在赤壁大捷后率大
军入川,行至新繁郡,众将士水土不服,斗志锐减,诸葛亮深感忧虑乃微服寻访,见当
地百姓户户皆用新鲜蔬菜加天然香料、食盐、白酒投入盛有清水的土陶坛子中泡之,天
然而成脆嫩芳香的开胃美食,遂带回军中让官兵品尝,食欲倍增,士气高昂,军威大
震,收马超、克西凉、七擒孟获,定都成都,与魏、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诸葛亮叹
曰:“天府之国,地灵人杰,民以食为天,新繁泡菜,天下一绝也。”宋代大文豪苏东
坡对四川泡菜更是情有独钟,不但会亲手制作各种泡菜,而且还悟出了四川泡菜的精
髓:“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还有民间流传
下来的“看见周萝卜,皇帝不上路”的美谈。
其独具的“生态之灵、鲜香之美、开胃之功、营养之精”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四
川泡菜的原料丰富多样,并且都是新鲜蔬菜,如胭脂萝卜、红萝卜、灯笼椒、野山椒、
黄瓜、青菜、白菜、豇豆、香菌、木耳、卷心菜、大头菜、金针菇、莴笋、竹笋、苦
瓜、仔姜、大蒜等几十种,一年四季都可制作。采取特有的“泡渍发酵”工艺对蔬菜进
行“冷加工”,将清水烧开冷却后,加入适量“泡菜盐”(即不含碘的食盐)和生姜、
大蒜、辣椒等调料,再把洗净的蔬菜放入浸泡。经泡渍后,蔬菜的有益成分损失少,蔬
菜的维生素、纤维素、活性乳酸菌等都比原来要丰富得多,因此,泡菜具有很好的保健
养生作用,既可生津开胃,又能解腻去腥,帮助人们改善肠胃功能,还能有效降低胆固
醇和高血脂。有些蔬菜泡渍时间很短,8--12个小时后就可以捞出来吃,如黄瓜、萝
卜、青菜、莴笋等,这种被称为“跳水泡菜”,有的就需要泡渍一周以上的较长时间才
能进味,比如辣椒、仔姜、大蒜等。如果泡菜太酸,可以加盐;如果太咸,可以加糖;
如果不脆,可酌加白酒数滴。泡菜用的盐水越久越好,就像酒中的陈年老窖一样历久弥
香,这在农村叫做“老盐水”,新做泡菜的人,往往要想方设法到泡制技术好的人家弄
点“老盐水”回来作引子,泡出来的泡菜才有味才上口。泡菜的吃法根据个人喜好,既
随意又讲究。现捞现切直接上桌,吃的是清香原味;加入红油、花椒、味精相拌,吃的
是爽脆麻辣;切块、切片、切粒而与其他主料加热烹制,吃的是川菜独有的调和提味之
美……现在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出了“素”泡菜以外,还可以加工“荤”泡菜,如鸡
爪、猪耳片、猪尾巴等。农贸市场和城镇超市里卖的“泡椒凤爪”就是很有名的荤泡菜
之一。同时,四川泡菜还是烹调其他特色川菜的重要调料,如泡菜鱼、酸菜鱼、碎米
肉、鱼香肉丝、仔姜青蛙、酸辣土鸡等,在加热过程中与主料之间本味相互渗透影响,
烹制出的菜肴色香俱佳、鲜美上乘。
欲大开;当你吃麻辣火锅感到刺激上火的时候,请来一盘四川泡菜,定会让你满腔清怡
舒爽;当你川外出差旅游感到饮食难调的时候,请来一盘四川泡菜,定会让你身在异乡
而味在蜀中。
际等现代化元素对四川泡菜的融入提升,如今的四川泡菜已不再安于乡间坛罐和家常餐
盘,四川泡菜产业日益兴旺发达,“东坡泡菜”、“新繁泡菜”、“吉香居”、“饭扫
光”、“周萝卜”、“杜二哥”等一大批驰名品牌泡菜,早已走进奥运会、中央全会、
全国“两会”代表的餐桌,更赢得了韩日、欧美、澳洲、西亚、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
地区消费者的喜爱。“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届届精彩。2011年四
川泡菜产业实现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四川泡菜不仅“泡”出了我们四川人“有盐有
味”的美好幸福生活,而且更“泡”出了统筹城乡、产城一体的科学化发展路子!小小
泡菜,真是一“泡”而红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