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寻梦向前方
寻梦向前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63
  • 关注人气: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都“堵”,成都“堵”,心更“堵”

(2010-10-15 13:48:35)
标签:

城市化

交通

堵车现象

效率

形象

杂谈

原创

分类: 杂谈

                      首都“堵”,成都“堵”,心更“堵”

                                        作者/苦寒香来

                      首都“堵”,成都“堵”,心更“堵”


       一座城市也会得病,我们叫它“城市病”。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经常性的大量堵车造成的“城市交通动脉硬化”症。城里人埋怨、城外人着急。

      堵车,已经成了首都北京的一大新特色、新景观。堵得久----随便一堵就要浪费三四个小时;堵得远----长安街、东三环、西三环,环环都堵,在今年9月17日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堵车中,拥堵路段超过140条;堵得慌-----赶时间办事的只能看着长长的静止不前的“车龙”干瞪眼;堵得累----开车出门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水壶、干粮、游戏机”一样都不能少。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一美女为了去首都机场接她表姐,本来就有堵车准备的她,提前三个小时就从住的小区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等车的时间比开车的时间还要多,她表姐的飞机已正点到达,结果这位美女却只开了一半的路程,后来等她赶到机场时,她表姐因实在等不住直接打的去宾馆了,这位美女又从机场往宾馆赶,又是一路走走停停,车上的水喝完了,面包也吃完了,游戏也没心思打了,等她焦急地赶到她表姐住的宾馆总台时,天都快黑了,服务生只递给她一张她表姐的留言纸条“我等不住你了,我已乘飞机赶往昆明,我怕堵车,因为我们的会议报到只剩明天最后半天了。”

      成都是西南国际大都会,位于川西平原,城市交通也是很发达的,今年国庆期间贯穿成都南北方向的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全国西部地区率先开通地铁的城市,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堵车现象稍微有所好转。回想原来在成都堵车的场面依然让人伤神。去年夏天有一次从成都西南书城好不容易搭到一辆出租车赶往火车北站,离我乘坐的那趟火车开车还有足足70分钟,顺利的话时间完全有余。结果在天府广场堵车、在人民北路堵车、在荷花池堵车,就白白浪费了65分钟,赶到火车站检票大厅已经停止检票了。我当时那心情,简直恨死堵车了。

     现在我工作的城市在四川东部的达州市,属于一个二级城市,由于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正在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气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堵车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市级机关全部西迁到开发区后,上班的路程越来越远,开车不堵车的话,10分钟基本就可以赶到办公室了。但是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大多数时间特别是早上和中午上班的时候,堵车就成了家常便饭。翠屏路堵车、柴市街堵车、大西街堵车、快速通道堵车、小红旗桥堵车、棉纺厂路段堵车......少则20分钟,多则半个小时才能赶到办公室,一遇到有急事或领导召见,那才真正“为堵而忧”!

      堵车,困扰着城市民众,极大地降低了办事效率,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博主苦寒香来认为造成堵车大概有以下6个原因:一是居民购买力增强,城市车辆数量越来越多,集中上路容易造成堵塞;二是城市道路难以拓宽,车多路窄,车辆等人、转弯、倒车以及行人横穿马路等都容易造成堵车;三是城市交通配套不完善,该有立交桥的地方没有立交桥,该有地下通道的没有地下通道,人、车抢道也容易造成堵车;四是上下班高峰期,没有合理引导车辆分流,公务车、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货运车全部占用主要道路,从而造成堵车;五是一些道路路口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狭窄路段、转弯地带的红绿灯设置也会造成堵车;六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现场处理、群众围观等都会造成堵车。

      城市堵车顽疾需要“综合会诊”,既要抓好疏导,又要抓好建设,才能彻底根治。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