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娱乐历史 |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是唐僧师徒四人聚齐之后的第一场磨难,不过这一难并不是妖怪造成,而是神仙安排。观音邀请黎山老母和文殊普贤,做了一个美人局,搞了一出骗婚案,最后还把受害人猪八戒绑在树上,施加了束缚虐待,一时传为笑谈。

观音安排这个美人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对唐僧师徒进行考验,看他们是否能抵抗美色和财富的诱惑。说实话,对于唐僧来说,拒绝财富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若想发财,留在长安担任个宗教界高级干部就行了,何必这么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对他的主要考核目标肯定在于色,因为人之大欲存焉,下半身总是很难被理智控制住。
而且在取经的旅途中,唐僧身上最重要的是什么?三个徒弟和神仙们最需要保护的是什么?并不是他的生命,而是他的元阳。这次取经之前,唐僧已经九世取经没有成功,都挂在了半路上,但是对于取经事业来说,取经人挂了并不是致命的打击,只要重开新档,让他转世投生,一二三四再来一次就好了。相比生命,唐僧更不能丢掉的是贞操,是他十世轮回一点未泄,女妖取之便可成太乙金仙的纯阳。一旦不小心破身,这积攒数百年的宝藏便会化为泡影!
所以西天取经之路,最需要保护的就是处男唐僧的贞操,菩萨最看重的考验也正是色欲。
考验色欲,当然要化为美女,于是菩萨们变成了一个中年美妇带着三个漂亮的女儿。老妈姓莫,夫家姓贾,三个女儿分别叫真真、爱爱、怜怜。

众所周知,曹雪芹是玩姓名梗的高手,《红楼梦》里的甄士隐、贾雨村,谐音就是真事隐、假语存。而在《西游记》四圣试禅心这一节,母女们的姓名同样蕴含深意。
姑娘们如果姓贾,那就谐音假真真、假爱爱、假怜怜,如果姓莫,那就是莫珍、莫爱、莫怜,正是修行者对待男女色欲的正确姿势。
更进一步探讨的话,三个女儿的名字还藏着更深的梗。
前辈学者苏兴先生曾考证过,古代妓女多用叠字人名,比如广为人知的苏小小、李师师、陈圆圆。而在古代各路记载中,真真、怜怜、爱爱这三个也是妓女常用名。苏兴先生曾总结了一长串名单,这里举几个有代表性的:
真真——《绿窗新话》卷上引《丽情集》“ 沈真真归郑还古 ”条 , 说沈真真是唐柳将军家妓。
爱爱——《警世通言》第三十卷《金明池昊清逢爱爱》(此篇被认为是宋话本) , 其中卢爱爱系酒家量酒女,其行径也全为妓户式。
怜怜——《青楼集》“汪怜怜”条说的是:“湖州角妓,美姿容,善杂剧。”
菩萨们取的名字竟然来自妓女?这一结论乍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考诸文献,结果就是这么令人吃惊。

在学术界,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一直有争议,而如果按作者是吴承恩的设定,他的一首诗《金陵有赠》是必须拿来对照的:
天女将花欲染衣,禅心似絮已沾泥。
风情不待中年减,空色唯将一笑齐。
眉妩任从京兆尹,斋居惭愧太常妻。
青鸯自有云霄伴,莫向场间顾木鸡。
这首诗表达的正是作者远离色欲诱惑的取向。而四圣试禅心时唐僧的表现,“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如痴如蠢,默默无言”,“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也正是一副“场间木鸡”的样子。

这首诗的前两句,“天女将花欲染衣,禅心似絮巳沾泥”,也是有梗的,化用的是两位和尚的诗。第一句是唐代僧皎然的《答李季兰》,李季兰正是一位传说对皎然有意的女道士: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第二句则来自宋代僧道潜的《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这两句诗的化用,与四圣试禅心的美色考验场景对照,是肯定可以契合的。所以一直以来,这首诗都被研究者所看重。而据考证,此诗正是一首赠妓诗。
所以如果以吴承恩确是西游记作者为前提,四圣试禅心玩的艳情梗可谓浑然天成,无缝对接,老铁们必须双击666了。
神圣无比的菩萨,为什么如此热衷扮演妓女?大概是因为角色转换玩起来更刺激,一种反差美。比如日本动作片女星,作风比较放浪,所以玩角色扮演都是非常正经的形象,像护士学生检察官什么的。神仙活得太庄重,所以扮演小姐变变口味,来点换位体验,这也是人之常情嘛。不要忘了,观音玩过的鱼篮观音故事,也正是以浪女形象来度化世人的,对此茅十七在《破解西游悬案:“半截观音”的下半身》一文中有过介绍,不再赘述。
不过在故事的结尾,还是出现了一点不和谐的声音,那就是黎山老母最后留下的帖子: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开头两句强调自己并不思凡,而是观音菩萨非请自己下山,似乎是为了撇清关系:我黎山老母对这种事根本不感兴趣,都是观音在搞事。

也是,堂堂神仙下凡跟一群和尚玩角色扮演,传出去确实不太好听。
那么黎山老母本来不太情愿,观音为什么必须请上她呢?这也许就在于老母的形象,总是一副年高德劭的慈祥老太太形象。
老年人和色欲的距离比较远,请这一位长者出面,可以起到避嫌的作用,以后神仙们议论起来,嘴角自然会减少一些神秘的微笑。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观音是活动的组织者,最后下通告的却会是黎山老母了。
在金庸《鹿鼎记》第十五回,韦小宝救出方怡和沐剑屏两位姑娘后,天地会护送她们的是“八臂猿猴”徐天川,也正是一位老者,起的也正是类似的作用。
而在西游记全书中,观音对唐僧似乎也总在有意无意的保持距离:她见孙悟空总是以真身,见唐僧却总要乔装变化;在解救唐僧时,她可以和悟空八戒沙僧谈笑风生,通天河时甚至以真身向村民示现,却总是不等唐僧拜见就匆匆离开。作为取经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守护者,她为什么总是和取经小组的一把手刻意保持距离呢?难道也是为了“避嫌”或者其他的什么理由?相信这也会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
最后再说一个疑似玩梗的地方,在四圣显化的庄子里,贴了一副春联:
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这两句诗看起来和这里的故事、场景、人物都没什么关系,难道只是一处闲笔么?

这副对联的出处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和道溪君别业》,考其内容,诗是正经诗,不过温庭筠这个人嘛,就不能说是正经人了。
作为“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是一位大才子,更是一位风流浪子,常年出入青楼,和妓女们打得火热,“污行闻于京师”。诗人段成式曾有《嘲飞卿七首》,将对温庭筠的讽刺写成了一个系列,其中就有“柳烟梅雪隐青楼”之句。
在温庭筠的人生中还有件大事叫“江淮受辱”,如《旧唐书·温庭筠传》:
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扬子院,醉而犯夜,为虞候所击,败面折齿。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温庭筠整天跟古惑仔鬼混,又跑到扬子院要钱,喝多了犯了夜禁,被虞候胖揍一顿,不仅挂了相,连牙都被打掉了。
闻名全国的风流文人,喝多了被执法人员殴打,这事放在什么时代都是社会新闻版头条,所以很快的传了出去,到了影响温庭筠仕途的地步。

这段记载里的“扬子院”,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妓院,温庭筠是去讨风流债;另一种则说是唐代盐铁转运使扬子巡院的简称,是个财政机构。2014年牟怀川的长文《温庭筠“江淮受辱”本末考》经过详细考证,得出的结论是:温庭筠想要买妓为妻,但钱不够,欲求职于扬子院,但这里正是其仇人宦官的地盘,结果被宦官势力的代理人派人寻衅,不仅殴打了一顿,还散播他的各种“狭邪”行迹,进一步从政治上抹黑之。
不管哪种说法,温庭筠和妓女的关系都是撇不清的了。而这种欲和妓女产生某种关系却最终受辱的下场,怎么看都和八戒在四圣试禅心中的结局是那么的相似。
对了,温庭筠有个外号叫“温八叉”,是说他有“八叉手而八韵成”的捷才。八叉与八戒,两个名字看起来颇有相通之处。也许,这又是作者故意埋的一个梗。
关于鱼篮观音的延伸阅读:
更多三俗西游考据见茅十七个人公众号一本神经(ybsj_maosh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