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公说他想走在老路上

(2009-10-24 17:22:46)
标签:

散文

寄哀思

外公

思念

情感

分类: 鹤鸣于九皋(原创)

外公说他想走在老路上

外公说他想走在老路上

外公去世了。

就在前些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他如同树上的一片枯叶,终于经受不起岁月风雨的吹打,从枝头上飘落,悄无声息的告别了人生舞台。

死时,他没有瞑目,待儿女们到齐,双眼才合起来,这是听母亲说的。我想,他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讲,还有许多人要看。

身在外地,未能陪伴他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感到很遗憾。

母亲在电话中平静的告诉我:外公走了。母亲信佛,她说外公去了天堂,脱离了苦海。八十五,寿终正寝,这是喜丧。

人,终难免一死,外公日渐衰老,去世是意料之中的事。

虽然如此,但还是希望他的生命可以延续。

我对外公的情感是复杂的,难以言喻。

外公以前是个干部,性格倔强,做事不回头。

在我未出生之前,外公为了一个女人,抛弃了外婆和舅舅。他和这个女人另组家庭住在城里,外婆则和舅舅住在乡下,相依为命。

母亲那时还很小,跟着外公,但也经常去找外婆,因为在外公这边她成了“编外人员”,受尽冷落,在外婆那里她是宝贝女儿。

在过去那年代,离了婚的女人很难再嫁,外婆就这么凄凉、孤独的生活着,在我五岁那年离开了人世。

那时年少,不明白为什么外公在东,外婆在西。

母亲从不跟我们提过去的事。

现在,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不说往事,是因为她担心我们会恨他,他毕竟是她的父亲,她不愿在下一代的心里埋下怨恨的种子。

在童年,外公对母亲的态度冷淡,对我们亦漠不关心,作为外孙,我们从未享受过外公的疼爱。当同龄孩子坐在外公膝盖上听外公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只能羡慕地看着。

但母亲从不抱怨,每逢过年过节,都坚持去探望他,而我们兄妹几个总是不太情愿的跟着母亲,即使到了外公家,也沉默寡言,最多礼节性的问候几句,匆匆吃顿饭便走了,不愿多停留片刻。

这种状况一直到持续到我考上了省重点高中,我很意外外公送来了红包,恭喜我金榜题名,说我是他的骄傲。这是我对外公有好印象的开始。

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外公在一天天老去。

外公变了许多,不再板着脸,见到我们嘘寒问暖的,虽然他并没过多的表达什么,但从他的眼神中,能感觉到那种爷辈对孙辈的期盼与关爱。

我们与外公一家人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

而在这时,我们却为了各自的事业,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与外公见面的时间间隔也越来越久。

每逢喜事,外公总不忘叫人捎来红包,送上祝福。听母亲讲,他很挂念我们,经常唠叨着,说我们怎么还不回来看看他。

我知道他心里有个结:我们是否还把他当作外公。

在数月前,外公躺在病榻上,似乎感觉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拉着母亲的手,聊起家乡的人和事,聊从前的点点滴滴,外公说他特别想回故乡,走在从前的老路上。

聊着聊着,外公眼泪就流了下来,说对不起外婆,对不起舅舅和母亲,尤其是母亲,让她受了很多苦,感到非常后悔与很内疚,说的时候数度哽咽不能语。

那一刻,母亲也泪如泉涌,她一直在等,等这句话,在等到的时候,却是那么的伤感。

所有的,所有的,都比不过眼前的这份亲情。

我相信这是外公的真心话,也许很久以前他就想说了,只是没有这个勇气。

上个月我去探望他时,他已不能动弹,神智还依然清醒,见到我,他非常高兴,喊着我的名字,颤抖着双手,却没有力气举起,我望着眼前这位削瘦的老人,不禁潸然。我走上前,紧握着他的手,喊道:“外公!”

在心里,有一个位置是永远属于外公的,我想,他已经知道了。

少了外公,忽然间怅然若失。

那条通向外公家的小路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乌有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