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朋友闲聊文景之治
(2018-01-10 12:36:43)
最近读一本研究汉初的书,把汉文景时代说的几乎完美无缺,我认为汉朝初期实际上存在着比较麻烦的通货膨胀,证据如下:
有史料记载说汉高祖调整钱币后导致社会物价腾贵,秦末及楚汉战争的后遗症实际上也是可怕的通货膨胀,史载汉高祖初年允许百姓卖儿卖女就食蜀汉,汉高祖即位后没多久过世,高后与文景的问题也在于没有解决好的通货膨胀问题,文帝时期允许诸侯发行各自的货币实际上是把通货膨胀问题交给地方处理,而各地印钞的结果就是粮价和商业,投资的繁荣,导致汉初经济逐渐恢复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初国家对税收制度的统一制定,而真正导致景帝年间汉中央政权财政极度宽裕的原因恐怕还包括了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对地方金融经济控制权的加强,所谓文景之治恐怕无非如此而已。
贾谊在《新书》中对铸币权归诸侯的经济政治后遗症进行过分析,私铸与盗铸问题严重影响市场与经济,金融秩序,汉初各地冒出的地方豪强与诸侯王势力过大问题突出,而贾谊在《治安策》中对这个问题对汉朝中央政权的威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论述,甚至于认为这个问题比匈奴这个外敌更威胁汉朝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因此文帝对贾谊的政治思想是默许而难以大用,因为公开用他实际上意味着文帝过早的与诸侯们和地方豪强公开摊牌,汉文帝即位于吕后过世后留下的政治真空形势下,那时诸侯各大强国中文帝的代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弄不好是大家看他比较好控制,所以才在势均力敌的状态下相互让步互相妥协的结果。汉初经济货币金融情况在《汉书食货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而对秦末汉初货币制度变化的记载则需要看《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记载,汉高祖年间的通货膨胀到文景时代并没有解决好,因为复杂的内政与社会经济形势问题也根本得不到解决。
所以我不太认同文景时代毫无缺陷的说法。
前一篇:对2018年世界形势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