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所谓的历史人物问题,正与前一段某大学之讨论相对,正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资本制度下,已经没有纯正民族教育。
想起貌似日本日俄战争将领东乡平八郎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日俄战争之胜败已经决定于中小学课本上。日本为何虽经历遭遇各种战争乃至核轰炸而不灭亡,可见其民族精神之坚韧不拨,而民族精神之强悍不屈正从对本民族的历史认同感与归宿感上来。数年前有人曾问我为何如此顽固不化的坚持中国文化经典传统的阅读,我只是略作如下几句回答:西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界无论形势如何都会坚持其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而不动摇,坚持其十字军骑士传统,在西方纵然是资本运作下的政党亦不敢公然反对西方文化传统基础的正统性,而反观那些被西方击败的民族的悲剧无一不是其从上到下的精英们不再坚持其民族文化的传统个性,上世纪的苏联解体也是这样的悲剧。
十几年了,我一直对教育问题持悲观态度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这十几年的教育资本化运动与市场化运动正试图动摇有一些基础,诚如我的一位老友说的话。他说我们不能只教孩子们玩迪斯尼,我们还得教他们点卖水与种地,因为一旦忘记了曾经的奋斗与苦难,只记得享乐式的绅士精神,离大多数人要饭当奴隶恐怕不会遥远,我看到西方学术界与教育界对自己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我一直想略带感慨的说一句,有了钱或资本的国人没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钱迟早也不会是自己的,不过是集体矮人一等罢了,我们何时能像他们那样维护自己深远的历史传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