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本博曾在评论城镇化政策时提出要高度警惕流民问题,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流民威胁中国政权的稳定性,下面这部分是美国兰德2012年给美国政府的战略分析报告。可悲的是就是有些人看不懂,他们不懂啊,一年来,他们不停的在攻击本博,本博关了评论后他们通过纸条进行攻击,甚至侮辱我的祖上,这样一群人是谁的人,他们在做什么?看看美国这份报告就知道了。流民问题的分析在我摘录的红色字体部分。
兰德公司部分报告
【AC-15北方打击的绞索战略(摘录)】
在AC-14中所提出的北方打击战略是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对敌方的通信指挥机场、军事集结等发动打击。本篇主要考虑这样一个战略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比较大的国家怎样才能实行有效的致命的打击。
在AC-14中我们阐述了必须准备1500架飞机以上的空中力量才能形成对中国的有效压制,以及先集中全力打击北方,等北方被打垮后,再转场700架飞机到台湾打击南方,形成南北夹攻的思想。但是即使我们能投人两千架飞机,我们也难以取得在伊拉克和科索沃那样的战果。
请注意:我们不建议像那两次战争那样花巨大精力对中国陆军进行跟踪与打击,因为我们的战略不同了:在中国我们不准备地面战争。我们的空军就像我们手中的一根绳索,如果我们套在对方的手上,脚上或肚子上,虽然对方的行动受到限制,但难免在挣脱后给我们一击。我们必须以最大的智慧使用这根绳索,使它成为绞索,套在对方的咽喉上,使之失去反击能力。绞索战略的核心就在此。
通过对中国的全面研究我们提出四套核心战略与十一种软打击方式。这些打击可同时或先后实施。在实行这些战略时,打击的目的不是目标本身,而是通过打击实现某一种战略目的。这正像绞索的收紧并不是为了损伤脖子处的肌肉,而是彻底使人窒息。只有这样才能扼杀巨人。
核心战略3:这个战略的设计是从中国的原油基地位置以及中国的原油储备的研究。与其他大国不同,中国的主要几个原油基地并不是在纵深,而是分布在我们的北方打击半径内。由于近年中国南方沿海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过高估计了台湾的战略价值,而忽略了中国真正的战略地理弱点,我们将用利用这种失误以实际给他们上一课。证明真正的致命打击是从北方发动的。我们之所以要在北方集结打击兵力的部份原因也在此。
由于中国的战略忽视,中国的几个主要原油基地都缺乏防空。相比之下北京等城市有一定防空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在完成第一轮空中打击并取得初步空优后,集中力量突袭中国大庆、胜利等主要原油基地,彻底摧毁中国的原油生产。
由于中国原油储备极少,通向西亚的石油管道尚未铺成,海上交通又控制在我们手中,中国将陷入能源危机。随着时间延伸,中国的各种油料越用越少,即使勉强保住军需,其他经济活动也不得不停止,社会陷入混乱;中国很大,人口众多。这是他们用来对付我们打击的优势。但我们的战略就是要让地大人多反变为他们的缺点。利用巨大的原油需求将他们逼入困境。
软杀伤战略1:
中国的分离势力:中国的新疆与西藏有很强的分离势力。在取得初步制空权后我们认为有必要派B2进入中国的西部,袭击飞机、导弹及特殊零件生产工厂。同时花少量精力打击中国在重要边疆城市如拉萨的驻军。这种打击是少量和象征性的,但它将摧毁中国政府的威信,导致分离运动的蓬勃发展,牵引住中国的军事力量。
…………(略)
软杀伤战略4:中国的流民、桥梁隧道是我们打击的重点目标。但这种打击出于与伊拉克和科索沃战争不同的战略目的。中国的沿海城市有几千万流民,这些人被称为民工,外来人口等。
一旦进入全面战争,外资会撤离,南方沿海本地的生产也会急剧萎缩,这些流民将失去工作无以为生,只能返回家乡。我们的战略就是要阻止他们返回家乡。因为一旦他们返回,将被中国的县乡等政府组织控制,成为一种有序力量。我们的战略目的就是要摧毁中国的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让他们留在原地,成为几千万无法控制的力量,而且是一种失去谋生手段的无序力量。
中国历史上的内乱基本上都诞生于流民。由于没有具体模型,我们无法会预言发生什么,但也许就是这些少量的对准特定桥梁隧道的制导炸弹,会带来一个我们难以估算出的战略格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