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渐不克终疏译文
(2013-06-07 10:39:25)
我发了大唐名臣魏征的奏折,这篇奏折曾被唐太宗令人刻于屏风之上,能令自己朝晚得见,以警己过,不过我发现看那篇文章的人少,来我这看文章的人可能都是些金融投机圈子中的朋友,大家不要小看了古典中国时代的文化与思想,其中有很多文章都值得一读,尤其是魏征这篇就很有特色,对唐太宗是有捧有吹,有批有驳,不过曾有研究者说过,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发现他可能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有关,就令人把他的坟墓给铲了,这说明唐宫政治复杂,唐太宗晚年多疑暴戾。下面就是我从网上找来的对这篇文章的现代汉语翻译译文:
我在陛下身边做事已经十多年了,陛下又曾答应过我,要永远守着仁义之道,始终保待俭约朴素的作风。陛下说过的话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但是近几年来,陛下却渐渐有点有始无终的样子。现在谨向陛下分条陈述,希望有所帮助。贞观之初,陛下不烦扰百姓,不追求物质享受,教化远及国外。可是,现在却派使者到千里万里之外,搜寻良马、珍宝。汉文帝谢绝千里马,晋武帝烧毁雉头裘的事,陛下是知道的。陛下平时常说,要跟远古的尧舜相比,可是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要说尧舜,就连汉文帝、晋武帝也不如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一。
子贡向孔子请教管理百姓的道理。孔子说:“得小心谨慎啊!那好像拿一根烂绳子去控制六匹马。”子贡说:“何必那么害怕呢广孔子回答说:“不依着道理去领导他们,就会和我们为敌,怎么能不怕呢?”贞观初年,陛下尽心竭力,爱护百姓,像对待儿子一样地给他们温暖,不随便兴动土木,现在却奢侈放纵了,很想动用民力,还说什么“百姓无事,容易骄情,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导致国家败亡的。哪有恐怕百姓骄惰而让他们去服劳役的事呢?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二。
贞观初年,陛下对自己要求苛刻,为的是利国利民。近来却放纵嗜欲,大规模地劳役百姓。虽然体恤百姓的话还挂在嘴边,但心里想的却是自身享乐。陛下在恣意营建的时候,总是自我辩护说:“不这样做,对我不方便啊!”在君臣之间,谁又能和陛下去争论呢?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三。
贞观初年,陛下能够亲近君子,斥远小人。近来对小人轻佻而亲昵,对君子只在礼节上尊重。礼节上尊重君子,实际上是敬而远之;轻佻小人,实际上是爱而近之。敬而远之,就不容易看到君子的优点,不等别人去离间,就会疏远他们;看不见小人的缺点,就免不了会亲昵起来。亲昵小人,疏远君子,而想达到天下太平,这是没有听说过的事。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四。
贞观初年,陛下不爱珍宝奇物,不做无益于实际的事。可是现在呢,难得的物品纷纷进献上来而被收纳,享乐用品无休止地在制造。上面奢侈糜费而希望下面俭约朴素,大量地役使劳力而希望发展农业,那都是办不到的。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五。
贞观初年,陛下访求人才,像渴极思饮一样,凡是贤明人举荐的人才,你就会相信他,任用他,取其所长,惟恐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是最近用人却只凭主观好恶,经过许多贤明人举荐才任用了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们的坏话,陛下就弃而不用了。就是已任用多年并得到信任的人,也会一旦受怀疑而被斥退。看人要看他平时的行为,看事要看已形成的结果。一个人说的坏话未必可信,多年的行为不可能突然发生变化。陛下对一人一事不从根本上研究,就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致使佞人得志,谗言得逞,笃守道义的人被离间疏远。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六。
贞观初年,陛下居高位处深宫,没有打猎寻乐的嗜好,潜心治国,天下太平。几年之后,意志就不那么坚定了,叫各地进献鹰犬,远到周边各少数民族。陛下骑马打猎游乐,常常早出晚归,倘若发生不可预测的变乱,难道能来得及解救吗?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七。
贞观初年,陛下对臣下以礼相待,民情能够及时反映上来。可是现在呢,官员们向你报告事情,常常连面都见不到,有时因为他们某些缺点,你就去追究他们细小的过失,这样,他们就是有一片忠诚之心,也无法倾吐真情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八。
贞观初年,陛下孜孜不倦地寻求治国的道理,还常常恐怕自己做得不够。可是近来,仗着功大业大,自负聪明,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欲望放纵,无故兴兵,侵扰边远少数民族。身边的亲信顺从陛下的意思,不肯进谏规劝,被疏远的人害怕陛下的威严,又不敢说什么。这样常此以往,危可不小啊!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九。
贞观初年,连年的霜灾旱灾,使京城附近的人都向关外迁移。几年之间,老百姓扶老携幼来来往往,但终于没有一户逃亡。这是因为陛下能怜悯他们,抚恤他们,所以他们在死亡线上也没有二心。可现在,百姓被劳役骚扰得疲困不堪,关中的百姓受害更大,万一年成不好,百姓的心恐怕不会像以前那样舒坦服帖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十。
祸福没有一定的,全是人自己招来的。不犯错误,不吉祥的现象不会发生、现在旱灾遍及全国,坏人在陛下身边蠢动,这是上天发出的警告,这也正是陛下提高警惕努力治国的时候。千载一时的好机会错过了就不容易再遇到了。像陛下这样圣明的君主,本应该有所作为而不去努力,这怎能不使我忧虑苦闷,叹息不止呢!
前一篇:纪念魏征大人上十渐不克终疏
后一篇: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