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树观影团·《亲爱的》
(2014-10-15 15:29:28)
标签:
藤井树观影团陈可辛亲爱的 |
分类: 私人影话 |
时间:2014年9月29日
地点:上海博纳银兴国际影城
放映影片:《亲爱的》
主持:藤井树小姐
嘉宾:孙孟晋
电影《亲爱的》是香港金牌导演陈可辛继《中国合伙人》之后的最新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该片取材于中国大陆“打拐”的真人真事。
2008年,电影原型彭高峰三岁的儿子乐乐被人贩子拐走。儿子的突然失踪,让原本幸福的家庭濒于崩溃。为了寻找儿子,彭高峰在自家的电话超市外悬挂起“寻亲子,悬赏10万”的灯箱和横幅,文化程度有限的他还在互联网上开起了“寻子博客”,写下“寻子日记”,记录他艰难寻子的每一步。之后,香港《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开始用微博帮助彭高峰寻子。每当逢年过节,邓飞就在微博上发布乐乐的照片,希望看到照片的网友们能在回家的时候帮助留意孩子的下落。时光匆匆流逝,终于,奇迹出现!2011年2月,循着网友提供的线索,彭高峰终于将被拐走三年的儿子乐乐找回,一家人最终得以重聚。
彭高峰的寻子之路震撼并感动了很多人,这其中也包括陈可辛导演。在励志大片《中国合伙人》之后,陈可辛历时两年,终于为广大影迷带来了这样一部震撼而又曲折的寻子影片——《亲爱的》。这一次,陈可辛不仅在题材和内容上突破了自我,同时还大胆尝试启用全明星的演员阵容来呈现一个完全不具备商业因素的现实故事。赵薇、黄渤、佟大为、郝蕾、张雨绮、张译等演员,也都在影片中贡献出了颠覆自我的精彩演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可辛坦言,《亲爱的》将会是他最好看的一部电影。
2014年9月29日晚,藤井树小姐会同知名评论人孙孟晋老师,在上海博纳银兴国际影城同百余名影迷一道观看了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在观影前,可能很多观众会以为《亲爱的》讲述的是痛失孩子的父母与人贩子之间对立斗争的故事,然而影片最终所呈现出的内容却远远不止于此。失子的亲人与夺子的“贩子”之间的矛盾焦点,并不在于绝对的善与恶,反而在于他们各自对这个孩子的爱。影片中的每一个家庭都饱受失子之苦,在愤怒和憎恨之外,更多的还是情义与理法都无法解决的悲伤。观影现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在黑暗中暗自落泪,尤其是当片尾《亲爱的小孩》的歌声伴随着纪录片的画面一同出现的时候,全场观众的深刻感动最终升华成了温暖和希望。
http://s9/mw690/001NCGEdgy6MPG62HvW38&690
观影结束,藤井树小姐和孙孟晋老师进行了一场“理性与情感”的对话。藤井树小姐语调哽咽,坦诚自己在观影时情不自禁数度落泪,影片的故事和情感更是让初为人母的她感同身受。藤井树小姐认为,在《亲爱的》里,陈可辛导演最为难得的是拍出了人性深处复杂多元的状态,片中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同时,在现实面前,他们每个人也都是受害者,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绝对的赢家。孙孟晋老师则更多是站在理性的立场,对影片题材上的突破和社会意义做出了肯定的评价。他认为,陈可辛导演试图去触碰更多现实的阴暗面,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这种触碰也只能点到即止,最终呈现出一种理性、克制的局面。
电影并非只有娱乐大众的属性,在被各种视觉奇观和低俗造作轮番轰炸的当下,我们应该感谢陈可辛导演和所有《亲爱的》的主创们的坚持和努力,感谢他们为广大影迷带来了这样一部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佳作。请大家一同支持并尊重这部良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