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624fc025gbf1a3b67d15d&690
《战马》:一匹马的战争史诗
文/藤井树,原载于《优家画报》
《战马》
导演:斯皮尔伯格
主演: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
评分:8.5
斯皮尔伯格导演,畅销小说改编,战争题材,史诗格局,无论从哪方面看,《战马》都是一副奥斯卡影片相(提名最佳影片,可谓顺理成章)。故事荡气回肠,通过一匹马的曲折经历,折射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对人性的缺陷再度做了深刻反省。以小见大,向来是斯皮尔伯格的特长。事实上,除了视角独特外,《战马》还延续了斯皮尔伯格对人类与非人类间关系的执迷。此前他拍过恐龙、鲨鱼、外星人等,这回拍了一匹马。
当然,战争题材更是他的擅长,最经典的莫过于《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不过,如果用这两部去衡量《战马》,估计会失望的,毕竟那都是斯皮尔伯格载入影史的巅峰之作。事实上,《战马》属于另一种角度的反战片,或许没有直面战争那么残酷,却依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
故事从一匹马讲起,前20分钟基本像一部英国乡村风光片。战争没有爆发前,一个少年与他的马相依为伴,耕作劳动,嬉闹奔跑,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情怀。随着战争的临近,影片基调急转直下,迫于生计,马被少年的父亲卖给了军队,由此拉开了这匹马的传奇旅程。
此后它更换了多位主人:从英国上尉,到法国老农的孙女,再到德国骑兵,一路更替,命运流转。它通人性,又善良又聪明,对人无戒备,还救过它的同伴。总之这匹马除了不会说话,它什么都懂。身处乱世,人命如草芥,又何况是一匹马。所以它的颠沛流离和饱受折磨是必然的,因为影片反复提及的一句台词“战争带走了所有人的一切”。在战争面前,不分敌我,没有国界,每个人都是牺牲品。除了人类之外,连同这个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殉葬品。
无疑,在叙事节奏和情绪调动上,斯皮尔伯格已经炉火纯青。他可以做到让人哭让人笑,不露痕迹,一气呵成。所以在看到少年与马离别时;战马与法国老农的孙女分别时;战马被当苦力拉运大炮时;战马看着同伴死去时;战马被战壕中的铁网缠住无法动弹时;战马与少年再度相遇时,这一幕幕画面,都会深深打动人心。当最后一个镜头出现,战争结束,战马与少年一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夕阳余辉,此情此景,恍若隔世。战争有多残酷,再不需任何注释。
难能可贵的是,斯皮尔伯格摒弃了单纯的是非观,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上审视战争。不管哪一方,在战争面前受到的伤害都是毁灭性的。影片中有两个场面尤其动人:一是战马被困在无人区的战壕里,德国兵和英国兵从两头跑来,合力救下它。两人还就谁得到这匹马抛了一枚硬币,人性的善良与悲悯,此刻尽现。二是伤痕累累的战马历经磨难,终于在兵营医疗队即将被处死前,与它的小主人重逢。彼时小主人为了能与它相见已经参军,并且眼睛负伤被包扎起来,完全看不见。他们凭着直觉找到彼此,以一种天赋般的默契相认,少年说我确认这就是我的乔伊。那一刻,任谁都无法阻挡泪水决堤。
在斯皮尔伯格的镜头里,再残酷的故事,都有希望的光芒。他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他本人更是保持了一颗永远不老的天真童心。也因此,他的电影,尽管过程曲折,充满犀利的批判和深刻反省,可到头来所呈现的格调,还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就如《战马》,批判战争的同时,满是人与马的温情互动。所以,观众还是能从中看到爱与希望。
这是一匹马的战争史诗,更是关乎整个人类的一段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