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或上升趋势中突发利空都是中途休息
(2023-03-26 09:43:10)| 分类: 寻找20倍股 |
1997.2.18 邓公
一、近期市场的一些整体思考
今天不看具体板块,也不放栏目二,综合复盘一下近期的走势,谈一谈接下来怎么做。
今天盘面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是成交量突然放大,是近三个月来的最高量,而且主要是最后一个小时暴跌放出来的;
第二个是题材股下跌更严重,小票比大票跌得多,人工智能大退潮。
第三个是北上资金没有异动,尾盘反而加大买入力度。
市场永远
会在下跌后出现各种各样的利空,今天下午也不例外,有国际关系的,有某些城市异常的,有地方债的,这些说法其实都是首先可以排除,很简单,人民币没有异动,近期虽然下跌,但那是美元指数上涨导致,黄金没有异动,债券没有异动,商品没有异动,利率没有异动,说明完全是股市内在原因。这个简单的办法大家以后可以应用,基本上可以解释大部分外部原因导致的下跌。
所以,唯一需要思考的是“放量”?
自从去年9月大盘向下突破,完成阶段性顶部以来,市场一直是跌的时候缩量,越跌越缩,缩到地量后,低位放量大涨两天,又开始缩量跌,这种量价关系,一直延续到昨天,今天是第一次出现放量下跌。
没有利空消息引发的放量下跌通常是在头部出现,特别是在牛市热闹的末期,其形成的原因是,一边卖方堆积了大量获利盘,一边买方风险偏好非常高,看到下跌就接盘,卖方看到有大量接盘,索性多卖点,把计划两天才能卖掉的量一天卖完,这就是放量暴跌的形成机制,并不需要利空,利空都是跌出来的。
今天的下跌,是体现了这个暴跌机制,即“一边卖方堆积了大量获利盘,一边买方风险偏好非常高”吗?就要去看一看近期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符合这两个条件。
近期市场本身涨幅不大,但局部热点非常热,人工智能的题材炒作扩大到整个TMT,另一个特点是小票涨疯了,50亿以上下小票,只要有卖方推出个理由,大概率能涨。而另一方面,近两三周,大盘股和金融地产跌幅比较明显,这就在近期市场造成了一个局部小牛市,结果市场在部分板块上出现了大量获利盘,部分投资者大幅提升了风险偏好,是下跌中抄底的力量。
一般而言,上涨过后,放量大跌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但那都是在牛市末期,大家的仓位都很高,只够逢跌抄,没有余钱追涨,抄来抄去,钱都抄光了,货币政策本身又是收紧的,最终向下突破,形成牛市的大顶。
而今天的下跌只是局部热点的堆积,市场整体仓位并没有到牛市后期的高位,外部流动性环境也不差,它更体现了小票行情的特点,小票行情非常耗费资金,所以行情要延续,就不能让资金沉淀下来,需要不时以暴跌的形式清洗获利盘,提高大家的持股成本,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维持热点个股板块的高换手率。
我在公众号文章中,认为今年可以参考2019年,结果近几个月真是完美复制2019年,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破:
都在四季度完成的两次探底动作,一季度开始交易经济复苏。
2019年的第一波行情涨到4月中旬,为当年的最高点,见顶的原因有三个:
1、从底部三个多月最高涨了35%,从5G扩散到几乎所有板块都涨了一轮,一波行情积累了足够多的中线获利盘
那么,这台复印机还能工作多长时间呢?
今年从底部涨了14%,部分板块涨幅比较大,但整体并未过热,整体上处于上涨板块扩散之前,可能还要工作一段时间。
当然市场上还有一种担心,认为12月到现在的上涨是下跌浪的延续,但考虑到国证2000和中证1000这两个指数已经逼近去年7月的最高点,这个可能性相对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我的判断是:
我个人认为,既便明后天不反包,市场无非是再向下挖一个两三周的坑,经济复苏的趋势是大趋势。只是说,如果明后天反包,这一轮很可能就直接这么涨上去,跟2019年一样,在4月见到的可能也就是全年的高点。那么今年的大机会可能就在这里了,下半年反而看不清。
2007.5.30 印花税
20.12.3.14 温总理有关房价调控
2015.5.28 汇金减持三大行
2017.7.17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2018.3.23 川普第一次MY战
2020.2.3 新冠
2023.2.16
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中国在美领土上使用高空气球决议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表声明
今天下午的走势是非常典型的牛市暴跌,明后天走势很关键,如果反包,就是确认牛市中继。
所以说,牛市多暴跌,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只是从筹码结构来分析今天的下跌,我们还可以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一波行情目前在什么位置,还有多少空间。
去年9-10月和2018年11-12月:白酒领跌,只是去年白酒是最后一跌,2018年是最后补跌。
去年11-12月和2018年10-11月都是政策利好下的题材轮动,最后以题材股的下跌实现二次探底
今年和2019年的1月都是外资流入造成的大盘股领涨,小盘股下跌,而之后都出现了大小盘风格的切换。
这两年的主升浪从2月开始都是TMT行情、题材股行情、小盘股行情,2019年是5G,今年是人工智能。
2、临近季报,大量小票的复苏逻辑被证伪了,市场回避财报因素
3、5月开始经济确认复苏后,货币政策就开始边际收紧成为中性了。
下午的这种下跌,是典型的牛市下跌,它更大的意义是说明市场风险偏好在回升,遇到下跌不再缩量,而是主动接盘导致成交放大。
所以明后天的走势就比较关键,这种下跌中加仓的行动,一旦得到市场的奖励,就会形成投资者校仿,市场之后每次下跌都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抄,就更跌不下去了,最后形成牛市的最后疯牛阶段,所以明后天的走势比较关键,如果反包,就等于是牛市的确认,大家就不用犹豫了。
相反,如果再挖一个坑,行情就有可能延续到年中,给大家更多的时间准备。
风格上,如果明后天反包,那就仍然是小票行情,我以前一直介绍过一个经验,风格的转换一定会出现一轮比较大的跌幅。
从策略上说,小票上涨有基本面的原因,经济复苏初期,小票更有业绩弹性,这一点,很多都会在一季报验证出来,此外,小票比较消耗流动性,适合流动性相对宽裕的宏观环境。这两者叠加,近期市场如果不大跌,维持小票风格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判断,大概有六七成的把握,以前我的体系更强调“不预判,只应对”,不过,近一年我开始强调“先预判,后应对”,也是因为体系加了宏观择时和轮动的因素,必须要有观点,否则就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前一篇:港股杀跌经历三个阶段
后一篇:房地产互联网新能源车AI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