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摄凤凰:在雅致古城感受宁静致远
走进凤凰古城,徜徉于泛着幽光的青石板街头,穿行于曲径通幽的小巷中,漫步于逶迤壮观的古城墙上,一种远离尘嚣的愉悦心情从心底升起。在斑驳的青砖斗墙边徘徊,在飞檐翘角的古屋石阶上眺望,在镂空雕花的窗格前思量,恍如隔世,仿佛有一种空灵而深邃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古城是洁净的,我穿行了好几条大街小巷,地上连一片巴掌大小的纸片也极少见。古城是宁静的,11月虽不是旅游旺季,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却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商家货柜里各种糖果水果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却不见店主人高声大嗓的吆喝,有客人进店,主人才起身热情相迎。游人们或悠闲漫步或拍照留影或小声交谈,极少有人大声喧哗,生怕惊扰了古城的静谧。我们入住在老街上的一家小旅馆,是一处老宅改造的,临街,我先还担心怕睡不安稳,跟老板提出换一间后院的房间,老板笑说:“放心歇息吧,这里晚上安静得很呢。”果然,两个晚上,我都酣然入梦,一觉到天明。一大早,背起行囊跟店主人道别,主人微笑着一边说着欢迎再来的话一边将我们一行送出店外。




在一座不高的院墙外,透过深深庭院里那丛茂盛的竹林,我仿佛看到身着蓝布衣的“神童”熊希龄先生在林间一步一徘徊,仰头吟唱着“抬头望明月”的佳句,透过沈从文故居临窗的那张硕大有些斑驳却显得十分厚重的书桌,我仿佛看到先生伏案苦读奋笔疾书的身影,透过街头店家挂在檐下随风轻摇的旗幡,我感受着一种质朴而又温馨的情怀,……我似乎明白,从这小小的弹丸之地,之所以走出了那么多享誉国内外的文史大家,或许是受了古城古朴纯真的文化熏陶吧,也或许是受了这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的浸染吧。
凤凰,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杰地灵,名贤辈出。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定海浴血抗英,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湖南神童”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
沈从文故居,是凤凰古城著名的九景之一,每个去凤凰的人都会慕名到先生的故居或墓地去凭吊一番。
走过一条青石板路,在一条幽深的小巷深处,我走进了沈从文先生的故居。1902年12月28日,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重,中透光通风的天井。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镂花门窗,造型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风格。后院邻天井的一间不大的房间,就是先生的卧室和书房,里面陈列着先生的生平介绍和书稿,透过先生娟秀的字体,我开始真正走近先生。
先生14岁时投身行伍,20岁脱下军装到北京求学,未果,便潜心文学创作。在没有生活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他便自学边打工,同时勤奋写作,并陆续有作品《晨报》、《语丝》、《京报副刊》上发表。四十年代初,先生发表了他的力作《边城》,从而也奠定了他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的地位。让我惊讶的是,沈从文先生只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让他成为了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在凤凰,人们都说,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废待兴,有很多名著重新摆进书店的书柜,,有很多包括《十月》、《小说月报》的精品书刊恢复出刊,我就是那时在《十月》上初次读到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的。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优美抒情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浓郁的乡土色彩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虽然我后来知道在湘、黔、渝边界真的有个名叫茶峒的小镇,但我一直以为先生在他的书中所说的小镇就是凤凰,因为只有一个真正从骨子里热爱自己的家乡的人,他笔下的家乡才会那么传神和灵动。我一直在想,究竟是先生用优美的文字造就了美丽的凤凰,还是灵性的凤凰造就了先生那极富生命力的文字呢?或许二者兼有,相得益彰吧。
在我梦牵魂绕了近三十年后,终于走进了已经享誉世界,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的凤凰。在这里,我默默行走慢慢品味,感受着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