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2011-06-10 07:01:46)
标签:

毛奎

南山

大小洞天

道家文化

椰林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文/楚牛

 

    当我们乘车赶到距三亚40多公里的“大小洞天”景区时,车窗外已是雨点如注,地上生烟。几个年岁大的同伴打起了退堂鼓,由于景区门票价格不菲,纷纷向导游声明退出。我们十几个玩性大的人在等待20多分钟后实在等不得了,便下车冲进了暴风雨中。

    大小洞天开发始于宋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是海南历史上开发最早且至今少有人为雕琢痕迹的的风景名胜。我们进入景区向南行不远,便看见了在茫茫椰林间忽隐忽现的大海。一条隐于茂盛的树丛中沿海岸线修筑的公路上有无污染的电瓶车穿行往来,许多受不住雨淋的游人已乘车返回了。我站在路边,不由连声惊叹,真不愧是国家5A级的风景区,环顾一周,可以说,任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无奈雨下得太大,我只能一手撑伞,一手轮换着或拿出相机拍照或拿出摄像机拍摄。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景区的专职导游是一个敬业的年轻小伙子,他见我们执意冒雨前行,也穿上雨衣,将我们引进椰林中的小道,边走边讲解起来:三亚大小洞天自宋代就以神仙洞府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求道之人。公元1187年,崖州郡守周康寻访道家文化发现大小洞天。公元1247年,崖州郡守毛奎以道家文化的眼光和理念开发大小洞天,使之成为道家风景胜地。毛奎御任后在大小洞天羽化升天,自此,大小洞天成为海南道教的发祥地。

    我留恋于拍照,在椰林丛中,在崖石间往来穿行,直到队伍走出很远,才紧赶几步。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当我们登上南山时,大雨已似瓢泼一般,但大家游兴丝毫未减。沿山道的石壁上刻着“寿比南山”,“南山不老松”等石碑,大都是郭沫若,关山月等大师的墨宝,为不影响拍照效果,大家索性扔掉雨伞,在风雨中与墨宝留影。

    导游介绍说,这里广泛分布有三万多株“南山不老松”,这种形似松而不是松的巨树,叫龙血树,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称,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植物保护名录,是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当我们来到一株形状酷似伸开的巨掌的大树前,我禁不住连连惊叹,真乃鬼斧神工啊!导游让女人们坐在“巨掌”前留影,意为“掌上明珠”,妻子高兴的扔掉雨伞跑过去,我赶紧拿出相机按下了快门。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至南海水龙王庙前,导游建议大家去拜一拜,我随队伍虔诚的登上山腰,有人进大堂燃香祭拜,我站在回廊上远眺,不远处的大海已是白浪滔天,放眼望去,大海博大而深远,巨浪在狂风的驱使下,凶猛地击打着海岸线上的礁石,拍岸的声响似震耳的战鼓,岸边的椰林也在风雨中疯狂舞蹈,仿佛在为浪涛的勇猛摇旗呐喊……

    出龙王庙,穿过一片椰林,至海边,便是小洞天了。只见一块巨大的礁石上刻着“小洞天”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其实,所谓“小洞天”就是一片礁石上被海水浸蚀的一个洞穴,穿行过去也不过数分钟。大家小心翼翼下到洞底,然后拾级而上,头顶上忽然出现的亮光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出了洞口,我追问导游:大洞天在哪儿呢?导游笑笑道:大洞天在大家心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洞天,不是吗?我略沉思,顿悟,是啊,道家讲究修身养性,面对纷繁的世事,生活中诸多的烦恼,只要我们用心去想,认真去做,就没有爬不过去的山,没有涉不过去的水……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浮光掠影:雨中观海别有洞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