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在儿子高考之后的那些事儿
老马结婚晚,快三十岁才得子。夫妻俩便将儿子马鸣当成稀奇宝贝,真正是抱在怀里怕跌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儿子长这么大,没让儿子吃过丁点苦,饭不会做,衣不会洗,地不会扫,整个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好在儿子还算受娇,除了贪玩一些,还没有沾染上什么不良习气。
那一年,应届高中毕业生老马的儿子马鸣参加了高考。
老马说,儿子马鸣已经努了很大的力,但考试并不理想,只上了专科线。老马夫妻俩虽然都是工人出身,在动乱的年代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夫妻俩还是希望儿子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能出人头地。老马便叫儿子复读,儿子却把脑壳摇得像货郎鼓,说:“丢不起那人了。”儿子上小学时发蒙迟,高中毕业时,已经满二十岁了。让他返校,和十七、八岁的师弟师妹们混在一起,自然有些不好意思了。
怎么也得讨个本科读读吧,老马夫妻俩都这样说。老马听说再过几年所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都得有本科以上学历,大专文凭到时顶不上啥用。儿子考分不够,老子只得硬着头皮上。老马听朋友的劝说,终于踏上了上省城的“赶考”之路。
在省城东奔西跑了好几天,终于有了点头绪。在教育部门供职的远房表姨父经过上下打点,为老马联系了一家师范学院。学校虽不太理想,但好歹上了本科的坎儿。表姨父诚恳地说:“你们当工人的存几个钱也不容易,我的开销费用就算了,可人家学校三万元的‘门槛费’一分也不能少呀。”
老马咬咬牙,点头说:“行!”
可想不到的是,等师范学院去省招办提档,省招办的人说马鸣的档案让一家专科学校提走了。老马顿时傻了眼,这一趟不是白忙活了吗?还是表姨父有办法,提议赶紧到专科学校找找人,打点一下,让人家把档案退回省招办。
接着又是几天东奔西跑,一番酒桌上的应酬,几个红包的打点,马鸣的档案终于回到了省招办。
待老马风风火火赶回师范学院交了三万元的“门槛费”,老婆打来电话说,那家师范学院只是一个分院,名气很差,毕业生找工作都难,让老马别再找那家师范学院了。老马放下电话,半天才缓过劲来,这求爹爹告奶奶跑了半个月,钱也花了不少,却让老婆一个电话否决了,这不是拼着命的跑了好多圈又回到原点了吗?让人跟表姨父怎么交代呢?
表姨父的脸色果然很难看,极不情愿的跟老马跑到师范学院给人家说好话,嘴皮子差不多都磨破了,人家才将“门槛费”退给了老马。之后,表姨父再也不管老马的闲事了。
眼看着到了九月初,各校新生都陆续入学了,老马急得口生疮。一位在某高校当老师已多年不来往的本家表叔念在本家的份上,当然也念在老马出手不菲的红包上,答应帮忙给老马跑一跑。不过,表叔供职的这家学校,门槛费就得五万元。
“你们可得考虑清楚呀。”表叔关切地说。
老马苦笑一下道:“还有啥考虑的?眼看着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走吧,咱们交钱去。”
应届高中毕业生马鸣终于拿到了一份迟到的本科高校的入学通知书。其父老马也累得筋疲力尽,原本瘦黑的老马都快成麻杆了,两只不大的布满血丝的眼睛已经凹进去。
老马两口子已无心再搞什么庆贺活动,只在儿子马鸣动身前,邀几个相好的哥们小聚了一下。那天晚上,老马极尽地主之谊,喝了不少酒。大概是喝高了点,老马说话也有些结巴了,他红着眼睛问哥几个:“你们说我这样做值得吗?”大伙语塞。“唉,老婆工作了二十多年,买断工龄的钱还供不上儿子读四年书呀!……”老马颤声自言自语着,眼泪鼻涕也是哗哗的,让人心悸……
临近高考,祝所有的考生以及家长们有一个好心情、好心态,祝考生们考出好成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