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育种

(2009-09-24 20:17:03)
分类: 品种培育

选择育种

  (一)选择的概念及意义

  选择即选种,是人们利用生物固有的遗传变异性,按照预定的育种目标选优去劣,从群体中把优秀的个体选拔出来留作种用,淘汰较差的个体,使后代群体得到遗传改良。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中,前者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后者使物种发生变化。生物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选种的基本要点就是选择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将出现合乎人们意愿的性状的个体选作亲本,并在相传的世代中持续不变地按照同一育种目标进行人工定向选择,以获得优良品种。

 

  选择是重要的,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育种方法,在范蠡著的《养鱼经》中就曾提到鲤鱼的选育、配对。选择既可作为独立的育种途径来创造新品种,也是其他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必经之路,任何育种方法最终都要经过挑选亲本进行繁殖这一步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是育种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段。一个定型的优良品种也可能出现混杂退化现象,通过选择就能提高品种纯合性,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因此选择也是良种保持其优良性状的有效方法。

  (二)选择依据的性状及标准

  鱼类选择应当用一些经济性状上比较重要,选择的遗传效果比较大,并且度量又比较容易的性状作为主要依据。

  1.经济性状主要从食用价值、肥育性能、观赏价值(指观赏种类)、药用价值(指药用种类)、繁殖能力、环保性能方面进行选择。

  2.抗逆性状主要从抗寒性(如非鲫)、抗暑性(如虹鳟)、抗病性(如草鱼)以及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和其他生存条件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选择。

  3.发育性能主要从体尺(鱼体不同部位的尺度)、体重、肥满度、体况(膘情)、性成熟期及年龄等方面进行选择。

  4.综合性状主要从体质外貌、群体状况、有无损伤、异常等方面进行选择。

  (三)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

  选择育种的方法有多种,最基本的是群体选择和个体选择。

  1.群体选择(混合选择)是从一个原始品种的群体中,将不符合选择目标的个体淘汰掉,留下符合要求的个体混养在一起,让其混合繁殖,如此逐代按同一选择目标选优去劣,即能改进所选性状,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类型。采用这种选择方法,当品种纯度不高时,能较快地从混杂群体中选出比较理想的类型。

  2.个体选择(家系选择)是从混有不同类型的群体中选出优良的个体,然后按照个体建立家系,再选择优良的家系作为繁殖后代的亲本,淘汰不良家系。由此逐代提高品种的遗传纯合性,即能选出具有稳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四)选择与品种的提纯复壮

  当品种混入其他品种或物种的遗传因子时就会变得不纯,杂交是引起混杂的主要原因。品种混杂后会削弱其优良性状,影响杂种优势的利用,甚至危及到品种或物种的存亡。江西的荷包红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在自繁自养和随机交配中,一再与自然界中的野鲤混杂,以致于体型、体色改变,生活力下降,个体变小,生长缓慢,几乎绝灭。因此对于已经混杂的优良品种或物种必须提纯。提纯通常采取近交加选择的方法,先从现存混杂的品种后裔中选择相对好的个体自繁,对其后代坚持不懈地选优去劣。1958年在江西婺源县各地选择了19尾体型较好的全红和金黄色的荷包红鲤作为起始亲鱼,进行培育、繁殖、扩大群体,作为进一步选育的基础。11年后于1969年选出了300尾可以作亲本的基础群,又经连续6代的选育,终于获得具有稳定、优良性状的荷包红鲤。

  当品种本身发生了不利的可遗传变异,如生活力低下、繁殖力下降、个体变小、经济性状变差等,即造成了品种的退化。通常近亲繁殖是造成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如在广东养殖的尼罗非鲫都是1978年从苏丹引入的20多尾鱼的自繁后代,该鱼在原产地常见个体达1公斤以上,而在我国繁衍的个体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一般当年鱼大的也仅达0.25公斤左右。品种的复壮就是要使已衰退的优良特征得以恢复,如能进行严格而大量的选择,不仅可以抵偿近交衰退,而且可以恢复和提高品种的特性,甚至培育出新品种。由此可见,选择育种对品种复壮和提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