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观潮》课堂作业设计的一点思考

(2009-11-28 10:46:09)
标签:

智慧碰撞

协作学习

杂谈

分类: 作业设计

                                                          易家墩小学    张晓兰

 

    昨日,东方红小学叶红老师为全区“课堂作业最优化”实验校成员展示了一节原生态而且精彩的、变化极大的课——《观潮》,我的心也为之震撼了!

    叶老师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老一项作业:读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段落,完成下表。

 

观察顺序

声音

样子

 

 

 

 

 

 

 

 

 

 

 

 

 

 

 

我发现

我发现

我发现

 

    学生在课上完成耗时十多分钟,而且有一定难度。

    对于这节课的作业,我有两点想法:

    1、教师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指导可多考虑点

    教师希望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勾画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样子的句子,理清文章的观察顺序,明确课文的描写内容,让学生理解文本,这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但是,这篇课文并不是一篇说明文,体现时空的转换的语句并不明显,学生把握不准;课文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表现钱塘江大潮声音和样子的语句结构丰富,形式各异,也给学生甄别选择所填文字造成老困难。

    从纵向来说,教师可否引导学生先把观察顺序的相关语句找出来呢?如:远处、水天相接、向我们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

    从横向来说,教师可否引导学生先完整地填写出一栏呢?如:远处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从合作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完成一张表。

    2、教师对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和素养方面可多考虑点

    《观潮》写得很壮美,动人心魄,令人心驰神往。理清文章内容只是表现形式,学习语言运用技巧才是本质。在填写表格时,教师帮扶着学生点,节省出一半的时间给学生创造机会学习语言。增设一些语言文字训练的作业,如:学生仿造文中句子造句,对照视频赞美钱塘江大潮,对照视频使用描写场面的成语(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潮涌动、欢欣雀跃等)、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感叹句,体会表达的感情等。

 

     再次感谢东方红小学的叶老师,她的践行让我深沉思考:作业最优化应该优在哪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