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   玉莲的心事

(2011-06-25 11:59:05)
标签:

文化

(小说 )     玉莲的心事

 

天色微亮时候,窗外的雨声大了起来,也让床上辗转反侧、几乎整夜未眠的玉莲,心情更是郁闷和烦燥。

然而玉莲的郁闷和失眠,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与这雨声无关。但人心情好时候,晚间的沥沥雨声能让你格外愉悦,心境差时候,那嘀嘀嗒嗒乱糟糟的声响,只会格外地叫你沉重和忧郁。爱读书写字爱风花雪月的玉莲,曾经有过多少回逢云作诗听雨轻歌的浪漫啊,但此刻雨敲窗棂的声声点点,就湿漉漉地打在了她的心上,近日来老也撕扯不开的沉沉心事,裹得她既挣脱不去又难以释怀。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好些人都有过玉莲一样的境遇,尤其是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读书人。早些年玉莲也曾经读过不少描写现实剖析人性的文学作品,近些年也常常从电视法制频道的纪实节目里,看到过好些有悖伦理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读了看了的时候,也偶尔会忍不住触景生情地感一感议一议,却从没有将那些觉得是遥远的故事与自家生活联系起来。

但是日常中,看见别家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时候,玉莲总是很羡慕,因为在自家兄弟间,她总能感觉出来那种明里暗里的相互妒忌情绪,还常常能够听见他们因为父母偏袒谁家多、照顾哪个少而出言不逊,甚至连弟弟妹妹对哪个帮助多了少了的,也都会引起来他们的怨恨,好像是父母弟妹都欠着他们一样。说来也都是几十岁的人了,各家过各家的日子,相互也没啥牵搅,却总是在为争竞别个的恩惠而不睦,真不知道人家那心里都是咋想的。为此忧心的玉莲虽管不了,却也常常暗中周旋,希望日子久了能够兄弟和谐手足如宾。但两个兄长却常常叫她失望有加,虽无打闹事情发生,彼此的不敬却是明摆着呢。两家的孩子们,感觉中也是颇有芥蒂。

看见别家儿女争相孝敬爹娘时候,玉莲心里更是羡慕不已。因为自个的爹娘早些年是不需要兄弟管多少的,一直自立的俩老就住在她买的房子里,除了她时常过去看看,有了事情帮助处理处理,连爹妈最宠爱的弟弟都没有管太多。年年长兄俩只过来探望一两次,回回来了也还是是非非地叫父母跟着生气。但毕竟都还知道顾着大面没翻过脸啊,想想乡下弟兄间大都这样,玉莲每每叹息之余,也无能为力。可无论如何她都是拦着哄着不叫父母太受屈,吃亏受累能担待的也只有她自己。哥哥们来了客一样地待,哪个不高兴了还得陪着笑脸陪糊弄。当然该说的地方她也说,该不客气时候也不客气,一切都为爹妈好,不是想叫辛劳了一辈子的俩老好好度个晚年吗?好像那爹娘就只有她自个儿心疼似地。那不管父母事情的兄弟倒能理直气壮地过来找事儿,她这孝顺着爹妈的女儿却还每每被他们恶语相向。念着骨肉亲情,想着牙与舌头还不合呢,她便懒得计较,言语间受点儿小气儿,她也转眼便忘。毕竟还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呢!手足之间的那些家长里短的恶水缸事情,也都叫她给悄悄扛了,连脾气燥些的弟弟都没敢告诉过。

渐渐地父母老了,身体也说不上健康了,想请人照顾呢,二老又不接受,无奈玉莲安排了大哥家已婚的姑娘跟在了爷奶身边。那几年父母的晚年生活还真是过得不错,侄女勤劳肯干能当家,还脾味温和对爷奶细致周到,俩老与孙辈人一起,鱼帮水水帮鱼地生活得其乐融融,玉莲觉得挺好。侄女那时候正年轻刚结婚还居无定所,婆家又没人管他们,女婿在外挣钱,将有了身孕的妻放回在爷奶身边,有娘家人照看着,还正巴不得呢。何况那侄女本身就是爷奶养大的,玉莲姐弟与父母心里还都偏爱着她,连侄女结婚生孩子的事宜,都是他们出面操持的。每每过去探望父母时候,她还总记着给侄女的孩子买东买西的,弄得姑侄间的感情都胜过别家母女了。

也是因为玉莲工作闲暇有时间,还因为她真切地关怀着父母的晚年生活,便也在不知不觉中搅进了娘家两兄们的事情中。不是她爱管事儿,是哥家孩子们有事了都来找她,当姑姑的对孩子们事情,也总不能不闻不问吧?于是孩子们挣钱了也交给姑姑保管,大的找对象征求意见,小的要上学需要帮助,弄得玉莲总管家似地。毕竟哥哥们的文化素质有限,玉莲觉得能帮帮哪个帮哪个,能帮助多少帮多少,自家孩子,自然得尽心尽力啊!这其中的赔钱搭力受劳苦都不说了,落埋怨也是少不了的。早年城里工作家在农村的人几乎都这样啊,善良的玉莲就正经成了同胞中任劳任怨的角色了。

玉莲大哥在计划生育年年拉网的情况下,还居然不管不顾地生了五个儿女,那计划生育罚款之类,都是爹妈给他缴,大嫂身体还不好,孩子们也全靠了爷奶拉扯。玉莲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帮助父母照应大哥,还常常因此遭二哥不满。勤劳的母亲多少年省吃俭用,一颗心都扑在了孙男娣女身上,后来年老体衰时候,随着小儿女们搬来了城里生活,俩兄长家还是有仨孩子跟在爷奶身边上学来着。后来二哥家孩子飞远了,常常懂事地给爷奶电话问候,也很叫玉莲欣慰;而大哥家孩子却都挤在了爷奶身边,还长长短短地事情不断,让玉莲跟着操了好些心。当然她也免不了遇事时候批批这个唠唠那个,还言辞方面不乏严厉,结果糊里糊涂地啥时候招了怨,都还不知道呢!后来她感慨时候也说:终于懂得了俗话中的“亲戚远来香”多么真谛了。

总是把一群侄儿辈人当作了自己孩子,也从没想要他们感恩。但很多年过来,就因为她在城里工作,因为对父母兄弟付出多,倒养成了大哥的极端依赖心理。记得有一次她埋怨大哥,说别家帮助只是帮,你倒好,孩子的事情扔给别人,自个算是不管不问了。大哥当时还洋洋得意,说:是他爷奶他不管?你是他姑你不管?恼得玉莲当时便顶他一句:你是他爹你都干啥啦?

可无论怎样,玉莲为娘家付出也还是无怨无悔的,毕竟孩子们现在还都不错,那些类似于一地鸡毛的事情,也没让她放心上。扪心检讨自己时候,她也觉得是管事儿管多了,正准备收敛收敛,打算以后只管父母只管自家呢,却听见了从老家传过来的闲话,说她老家住着的大哥喝多了酒,亲朋圈儿里竟将玉莲一通好骂呀!骂什么呢,居然是骂她不仁不义,骂她欺负侄男侄女,甚至连父母都跟着挨了骂呢!再想想近两年哥家孩子们对她和对父母的态度,玉莲便有些恍然大悟了,真是一片苦心付东流啊!她自己招骂不说了吧,还连累了爹娘招怨。不是常说好心有好报么?她竟然不知道那些受过她无数恩惠的至亲人们,却会是这般地痛恨了她。于是冤屈愤懑叹息无奈接踵而至,搅扰得她已经几个彻夜不眠了,还左思思右想想,就是不明白自己做错过什么,有哪些对不起他们的地方。也因之这几日,她是白天郁闷烦燥得没边没檐儿,晚间又辗转反侧个没边没檐儿,搞得老公都烦她了。

天亮时候,酣睡一夜的老公也在大雨声声中醒来,看见玉莲那样儿,松松烦烦地几句话便开释了她的心怀。老公说,为那些你长吁短叹值么?就因为是一家人,你才会招他骂,才会付出多少都不承情。要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他咋能挨着边儿来骂你?自家大哥,又没啥文化又不懂事理,还有那些孩子,烦了以后少来往,用得着成天自个生气搞得家无宁日么?

玉莲想想也对,还觉得老公真是大度。其实平时说起来,老乡群里遭遇此情种种的倒还真是不少,人的文化差异,心智差异,还有生存环境差异,都是造成千差万别心态的重要因素,不是还有个三季人的寓言故事么?你不是他怎会懂他理解他?人的沟通是需要平台的,站不到一个平台上何谈相通?不是还“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么?不是还君子坦荡荡、心底无私天地宽么?

这样想着想着,窗外的雨声便不那么烦人了。待到老公起床弄好早饭时候,玉莲倒睡成呼呼样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