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写信的日子

(2009-09-29 09:45:36)
标签:

文化

             怀念写信的日子

 

    我对‘青鸟’一词作为书信使者的阐释,得源于李商隐的那首最著名的无题诗,诗的最后两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句中的‘青鸟’,乃是仙人西池王母的传信使者,后人便用它做了书信的代词。

    年轻的时候,通讯没有现在这般发达,人们的信息往来主要是靠书信做媒介。那时在外求学的很多人,譬如我,除了正课的时间,几乎所有的自习都用来挥笔写信了。而上午课间操的时候,蜂拥到信箱的人就更多了,明知道若有信肯定有同学捎给你,可还是身不由己地想去看看,想第一时间品尝‘青鸟’飞至的快乐。拿到信件的人兴奋得如获至宝,没收信者怏怏不快的表情也肯定是标签一样地写在了脸上。书信就是我们那个时代青年学生们的情感宝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家经济腾飞起来,交通通讯发达起来,人们的生活富足起来,各种文化娱乐进入了寻常人家,人们的交往也开始有了丰富内容:电话、手机、网络等等,各式的通讯手段快捷轻便各显神通,好象是海角天涯风烟万里也都在咫尺之间,千山万水天上人间也只是一瞬的事情。

    然而,最初的现代化应用愉悦过后,人们是不是觉出了一点点失落呢?语音视频中的情感表露是不是过于直白过于简单过于浅薄了呢?当然,现今年轻的孩子们是没有这种感受的,他们没有书信年代的经历。有感受的是如我们一般跟着时代变迁一路走来的人。那一封家书看了又看、一张情书读了又读的情形,也是很让人怀恋的。很多亲人间,越是感情至厚,越是思念至深,越是难以用情深意重的话语直接地跟对方直白式地说出来,电话里难以诉说,面对面就更是难。真说出来呢,也会让人觉得酸味甚浓,假里假气的不舒服。所以书本语言中的好些表达真情挚爱的话语,慢慢就淡出了现代人生活语言的范畴,随之显现的也有现代人情感淡漠的一面。若有了信纸就完全不一样了,所有豪放如山、婉约似水、热情比焰、冷峻若冰、激烈昂扬、颓萎迷惘的感情,都能应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表述既内涵丰富又通达到位,多好啊!对于男女间美好爱情而言更是如此,彼此间的表白想要有感天动地惊神泣鬼的效果,恐怕也只有应用书面语言了。多少传诵千古流芳万世的情感诗篇,哪一句不是写在纸上流传下来的?当人面能使用的是表情语言,而文字语言的魅力只能是存在于写作中了。朋友间的思念写在信里,咋样写都能写出情深谊长来,当面谁能说出诗一般美丽的语言来?

    而且我认为书信的最可贵之处还是它的保存价值。好的内容能让人反复阅看反复体味反复感怀,甚至几十年后它会变成你人生中最为珍重的一页,见证你生命中某个时段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我家先生上大学时也是个略有文采极会写信的人,当年写给我的信件一封比一封娓婉,一封比一封含蓄,让我在感动之余也觉得他人可信情可依,糊里糊涂地就有了归宿。先生做事细腻认真,一堆的书信按日期装订起来,现在偶尔还能拿出来读读呢。试想若是今天,你的人生路会不会改写呢?所以我常常怀念当年那些天边飞鸿一般投入怀抱的无数翩翩‘青鸟’,怀念亲友间书信往来时那种深切厚重的情爱,怀念那能够敞怀倾诉放飞青鸟的如歌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夜临窗独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