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一、突出前的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之前,就有可能因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产生一系列的前驱症状,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因此不是腰椎间盘所独有的。这些前驱 症状有:
1.急性腰痛:多因一些轻微的活动而引发,常被患者误认为是闪了腰而不加以重视。
2.腰痛持续一段时间,反复发作,每次发作间隔时间为数天至数月不等。
3.慢性腰痛:部分患者经过急性腰痛后,逐渐形成了持续的慢性腰痛,常常伴有臀部感应痛。
二、突出后的表现
1.腰痛:90%以上的患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有持久性的钝痛是最为常见。平卧位时疼痛可减轻,站立位及坐位时,这种疼痛可以加重。
2.坐骨神经痛:常在一次弯腰动作中如刷牙、漱口或从地上拣起东西时,突发剧烈腰痛,不能挺腰和活动,并伴坐骨神经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等动作均可加重腰痛。多数病人椎间盘突出偏向左侧或右侧,压迫一侧神经根,因此多为单侧坐骨神经痛,若椎间盘突出向后侧中央突出,同时压迫两侧神经根,则出现两侧坐骨神经痛。有时压痛正中,需用手杖、单拐或双拐助行,有的出现间歇性跛行。
3.下肢放射痛:疼痛可沿着下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跟放射。疼痛性质以放射性刺激为主。下肢放射痛可能先于腰痛发生,亦可能在腰痛症状出现后出现,这两种情况因人而异。
4.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由于神经根受压损害,导致其支配区域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常见表现有: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等,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5.大小便及性生活障碍: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马尾神经受压迫,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无力或失禁,并可出现性功能障碍。
三、体征:
1.步态:症状轻者步态可以和正常人无明显区别,重者跛行,弯腰行走,严重者不能下床行走。
2.脊柱外形可发生生理性前突改变,还可出现侧弯。
3.压痛:多在病变的椎间盘的棘间及棘突旁1.5cm压痛,压迫腰部及痛点可有传电样感觉向疼痛的下肢、大腿、小腿及足底传导。
4.疼痛肢体的趾向背侧伸展力量减弱。
5.感觉减退:疼痛小腿及足外侧皮肤痛觉减退。
6.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伸膝、抬高患肢时,患肢抬不到90度即感到下肢后侧疼痛。
7.患肢膝反射或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四、影像学检查:
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见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及神经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