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

(2010-07-22 09:33:51)
标签: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腰痛

骨折

杂谈

分类: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

 

   骨质疏松症对我们来说已很熟悉,对它的危害也早有耳闻,即轻则骨痛、腰痛,重则驼背、骨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的危害虽然很大,但骨质流失的过程却不痛不痒、无声无息,因此我们往往被其“暗害”!

  骨质疏松症这么厉害,那么引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肾脏将维生素D2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3能力低下,都会导致人体缺钙。再加之饮食中长期含钙量少或摄入不足,则会发生骨质疏松。但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缺钙,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

 体内激素失调

  骨密度下降与体内激素失调关系密切。雌激素缺乏,是导致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雄激素缺乏,是老年男性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男性40岁以后,睾酮水平明显下降,骨骼内蛋白质量亦下降,胶质成分、钙盐的沉淀明显减少,结果易导致骨质疏松。

 光照射不足

 人体的维生素D,一半来自食物,另一半来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活动少、行动不便和高层住宅的普及,使其室外活动减少,接受日光照射时间少,维生素D相对缺乏,从而导致钙的吸收利用减少。

 种族与遗传

 专家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种族有关。白种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西欧、北欧妇女,居世界之首;而黑人妇女的发病率最低。另外,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原因尚在研究中。

  其他疾病

  一些疾病可继发骨质疏松,如佝偻病、软骨病、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以及肝硬化、慢性胰功能不全等。

  胆道瘘、胃肠部分切除术等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缺乏者,以及假性维生素D缺乏、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易患骨质疏松。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或长时间不能活动如中风后, 亦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危险。而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发骨质疏松,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抗癫痫药,这些药物可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