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解:膝关节结构

标签:
膝关节结构健康 |
分类: 膝关节病 |
骨科专家讲解:膝关节结构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http://s1/orignal/4d868287g58a05e4c6dd0&000
由于股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呈球面凸隆,而胫骨髁的关节窝较浅,彼此很不适合,在关节内,生有由纤维软骨构成的半月板。
膝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深部,根据附着于胫骨前后不同分成前后两支。膝交叉韧带占据了髁间间隙,前后两条交叉如十字,故又称为“十字韧带”。
前交叉韧带起于胫骨上端非关节面髁间隆起前部及外侧半月板前角,向上后外呈扇形,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之后部。后交叉韧带起于胫骨上端非关节面髁间隆起之后部及外侧半月板之后角,向上前内在前交叉韧带之后方,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之前部。后交叉韧带比前交叉韧带大、短、直,更坚强,后部宽大呈扇形。
膝交叉韧带很重要,因为它能使股骨及胫骨维持稳定。在膝关节屈曲时,后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位,防止过分伸直及屈曲。前交叉韧带能防止胫骨在股骨上向前移位,即股骨向后移位,并防止膝关节过分伸直。腿部固定不动时,能防止股骨内旋。
http://s1/orignal/4d868287g58a1b6fe2ce0&000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http://s3/orignal/4d868287g588ad36eaa42&000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http://s6/orignal/4d868287g58a09e5f5275&000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http://s10/middle/4d868287g588ad3316ae9&000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你每超重一磅,你的膝蓋部位就得承受六倍的重量。例如,你超重5公斤,你的膝蓋就得多负担30公斤。你总不会将大卡车架在小汽車的轮胎上吧!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2)当膝关节屈时,股骨两侧髁后部进入关节窝,嵌锁因素解除,侧副韧带松弛,股胫关节才能绕垂直轴作轻度的旋转运动。
(3)膝关节运动时,半月板可发生位移,屈膝时向后移,伸膝时向前移;小腿旋转时半月板随股髁位移,一侧滑向前,另一侧滑向后。
(4)膝关节位于人体两个最长的杠杆臂之间,在承受负荷和参与运动中易于损伤,股骨和胫骨以宽大的内、外侧髁关节面增大关节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关节的稳固性和减少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