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郭枫

(2020-07-29 15:58:30)

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主要内容,是五个一级主题中的一个,其中二级主题包括“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

水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物质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常见物质,同时水是非常典型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结构简单。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将水作为素材中的核心物质开展教学。早期哲学家对微观世界的猜想基于宏观世界的现象,分子原子等抽象概念的建立基于实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站在前人的肩膀寻找证据。

二、学情分析

在物理“内能”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对分子、原子等名词不陌生,但是对概念本身的内涵还比较模糊,只是笼统地感觉这些都是“微粒”。学生经历过从宏观现象推理分子特征的过程,知道分子具有“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但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地复述物理课所学内容,对于陌生情境,主动从微观视角分析问题的意识很薄弱。

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反应物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利用生成物来确定水的组成,学生不太清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让水分解?水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水电解产生的气体?水真的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问题这些都需要在课堂上一一进行解决

三、学生学习目标

(1) 通过设计家庭实验寻找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证据的过程,逐步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通过符号(化学式)、文献和一系列实验,认识原子结构,认识微粒与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2) 通过探讨水的微观构成及水分子与氢、氧原子的关系等活动,建立物质、微粒和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不同类别物质分子的微微观示意图,能从微观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通过实验研究过氧化氢和水等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微观粒子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多媒体、师生合作、小组讨论、分组实验等。

、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3—5分钟)

【活动一】播放水的神奇之旅

提问:动画播放谁的故事?

关于水你知道那些知识?

      人们是怎么发现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引入课题

展示目标

 

观看

回答

 

 

学生齐读目标

观看视频引发对水知识的梳理,激发对未知问题求知欲。

 

引出课题。

二.自主初探、合作释疑(15—25分钟)

一、氢气

引入:认识水的组成是由氢气燃烧开始的,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活动二】视频水的组成的疑问。

 

【活动三】初步认识氢气

 

 

【活动四】收集问题、解决问题三

 

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

         点拨验纯的方法,强调管口向下

         氢气的燃烧并检验生成物。

         强调氢气燃烧现象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郭枫根据氢气燃烧现象分析水的组成         

氢气 + 氧气             水      

                H2      O2         H2O       

                ?        ?           ?

提示:根据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结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推)

    二、水的电解

引入:还可用哪些方法证明水的组成?

拉瓦锡通过水的电解真正确定了水的组成。现在仿照他的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介绍装置:展示教材装置

          展示改进装置

强调电源,操作方法。

【活动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再次证明水的组成

点拨正负极气体的成分,

收集问题,解决疑难问题

演示强调检验方法。

正极:在液面下把试管插紧塞子,取出液面,正放在烧杯中,取下塞子,插入带火星或者燃着的木条。

负极:在液面下取出试管,保持管口竖直向下,慢移到酒精灯火焰上方,稍稍向上倾斜试管。

师生共同分析水的电解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郭枫            负极    正极

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提示: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结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活动六】 微观分析水的电解过程

结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倾听

 

观察视频,了解水组成的探究史

 

 

 

完成学案活动一。

汇报答案,疑难点

 

观察实验

 

学会验纯方法

根据表达式

分析水的组成

 

 

 

 

 

 

 

倾听

 

了解新旧装置的优缺点

 

分组实验

完成学案活动二

 

汇报答案、疑难点

 

 

按要求检验

正负极气体

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分析

 

倾听

 

通过给定水分子、氢氧原子的质量,推测水的组成以及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

 

 

 

体验科学家探究世界的艰辛过程。认识氢气燃烧是研究水组成的开始,引入氢气认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表达能力。

 

了解氢气的验纯

知道氢气燃烧生成水。

 

 

 

了解根据反应物推测生成物组成的方法,陪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对教材装置改进,让学生知道不拘泥于现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反应物组成的方法。实验中培养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巩固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反馈、拓展思维(5—10分钟)

 

 

完成导学案

 

 

 

单堂练习

倾听、分析

巩固本节知识

 

通过总结性的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四、总结反思   发展能力(3—5分钟)

【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2.查阅资料,继续了解氢气的相关知识。

 

搜集文献动手制作分子结构模型并归纳整理知识。

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小”、“难”

    2.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郭枫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郭枫      氢气 + 氧气       

二、电解水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郭枫—         +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郭枫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中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六、教学反思

  “基于证据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跟随水分子的足迹”单元学习基于深度学习教育理念,将原有分散在教材各处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创设挑战性任务,广泛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两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深入理解主题核心知识,培养宏微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